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林獻元山西晉中報導】2023年「台商臺青走晉來」暨「兩岸媒體山西行」海峽兩岸媒體聯合採訪團,31日下午來到榆次區烏金山鎮後溝村,參訪山西省首批AA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集體農場規劃的10年蝶變的鄕村振興示範點。
 
由榆次區烏金山鎮人大主席趙麗春介紹後溝村整套改造過程指出,烏金山鎮後溝村距榆次城北18公里,區域面積2.95平方公里,260餘口人。自2016年8月以來,在榆次區委、區政府以及各項惠農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後溝村圍繞實現「六美」,即黨建美、村莊美、產業美、村風美、治理美、機制美,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僅三年時間,把一個「髒亂差破」的小山村變成了「青山綠水,六美後溝」,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生動範本。該村先後榮獲晉中市標杆村黨組織、省級文明村、全省首批AA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全國第二批鄉村旅遊重點村、全國美麗休閒鄉村等榮譽稱號。
 
趙麗春進一步指出,後溝村屬全區較為貧困的山村,貧瘠的溝坎上滿山都是旱玉米,村民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為此,村「兩委」拓展思路,充分利用緊靠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獨特優勢,制定了《榆次區烏金山鎮後溝村(康養文旅小鎮)村莊建設規劃(2018—2030)》,提出了打造以鄉村旅遊引領的田園綜合體和以康養引領的文旅小鎮,構建起一產和三產協同發展的模式。
 
目前,該村已引進經營藍莓、櫻桃、百香果、獼猴桃、櫟樹園等農產品的企業4個,引進學校、養老三產服務企業2個,完成簽約資金8億元,並成功創建了山西省AA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
 
現在的後溝村民,平時有穩定的土地租金,有不間斷在合作社打工的薪金,還有新增土地出租的股金,以及開辦民俗客棧、農家樂的收入,真正實現了持續增收。2019年全村居民人均收入淨增7000元,達到了26056元,真正實現了資源變資本、農民變股民、田園變景區。
 
走在後溝的街頭巷尾,幾乎都是粉牆黛瓦的一排排二層別墅,乾淨整潔。近年來,在榆次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該村先後完成了道路硬化、環境美化、生態綠化、村莊亮化、管線下地、垃圾分類、污水處理、河道整治、天然氣入戶等基礎設施,並配套建設了黨群服務中心、文體活動中心、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村級衛生所、公共澡堂、公共停車場、農民公園、農戶儲物場、水沖式公共廁所等一系列配套工程,滿足了村民高品質的生活需求和鄉村旅遊的功能配套,實現了「城鎮化的鄉村、田園式的城鎮」。新居掩映於綠樹花香之中,整村舊貌換新顏,整個村莊成為賞心悅目的大景區。
 
美麗鄉村美如畫,農家百姓喜開來。後溝村不斷加強文化陣地建設,讓文明外化於行,先後開闢了文體活動中心、圖書室、棋牌室、籃球場等活動場地,開設了道德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陣地;讓文明內化於心,先後組織了十星級文明戶、美麗人家、最美村民、家風家訓等評比活動,不斷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養,文明村風已經成為後溝的顯著特質。
 
此外,後溝村作為全區鄉村振興先行軍、「五地一產」入市改革示範村,咬定土地做文章,盤活資源謀發展,將農戶的承包地全部流轉到村集體合作社,進行大規模土地整理,將零星分散的300多塊旱地整理成15塊連片耕地,面積由452畝增加到了907畝,並通水、通電、通路,夯實了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基礎。
 
同時,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全村非承包耕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已全部入市,通過「五地一產」改革,村集體經濟每年增加298802元。2019年,全村旅遊綜合收入達1060萬元,帶動本村就業人數150人以上。
 
她說,大陸20大後針對郷村振興,推出一系列改造,山西後溝村就是實踐習主席對村黨支部期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奮鬥的目標」,在村幹部、全村民的努力下,成為大陸振興郷村的模範點。

分享

2023年「台商台青走晉來」晉中推介會 談合作、謀共贏 共繪發展藍圖

兩岸媒體山西行採訪團 走進榆次區常家莊園 觀看山西五千年華夏文明的多媒體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