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第2期(4月)自辦職前訓練招訓簡章
連佳振
愛滌生多元照護計畫
顏建程
國土計畫
114年度第2期(4月)自辦職前訓練招訓簡章
連佳振
愛滌生多元照護計畫
顏建程
國土計畫

【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台中市立圖書館(沙鹿深波分館)、好好園館與弘光科技大學老人福利與長期照顧事業系產學合作,於日上午在沙鹿深波圖書館舉辦「在陌生的人群裡,找到自己」—孤獨世代展覽,探索現代六種孤獨型態,走進理解與再連結的旅程。
    這項展覽手現由台灣福氣社區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紀金山致詞說明這項展覽的內容及義意,他表示,當代社會快速變遷,使得孤獨成為無聲卻普遍的現象,逐漸滲透進每一個社區角落,根據多國心理健康調查顯示,孤獨不僅是個人情緒問題,更與身心健康、家庭互動、社會參與等面向緊密相關,孤獨者面臨較高的慢性病風險、失能率與心理困擾,而在社區中如未被及時看見與支持,更可能成為隱形的社會成本,影響社區的整體韌性與互助關係。
    根據2024 年台中市社會局統計資料,在沙鹿地區,65 歲以上長者中有近28%獨居或長時間單獨生活,青壯年族群中則有高達34%的民眾表示「一週內沒有與任何親友進行深度對話」,這樣的孤獨現象不分年齡、不分階層,涵蓋退休者、年輕上班族、單親父母與遠地就學青年,這些數據顯示,社區中存在著龐大的「潛在孤獨人口」,急需有系統、有溫度的公共對話與行動,讓孤獨得以被理解、被看見、被接住。
    沙鹿深波圖書館與好好園館攜手策劃「孤獨世代」展覽,於7 月5 日舉開展,正式啟動長達六個月的孤獨探索行動,期望吸引超過一萬人參與展覽與行動任務,展覽亦結合在地教育資源,由弘光科技大學老人福利與長期照顧事業系投入產學合作,期盼透過教育資源與在地連結,讓更多青年學子參與社會議題、實踐社區共好。
    此次展覽以「在陌生的人群裡找到自己」為核心策展理念,轉化為展場空間中的六大孤獨型態體驗:角色孤獨、關係孤獨、數位孤獨、情緒孤獨、存在孤獨與社會孤獨,透過感官設計、任務卡與互動場域,邀請民眾穿梭於展覽與圖書館藏書書櫃之間,甚至走進街區,實際與人互動,體會溫柔的接納與連結。
    該展以跨域策展方式呈現孤獨議題,除靜態展覽外,也將搭配每月一次的主題電影座談、讀書會接力、展覽導覽工作坊等互動活動。展期內將發放「孤獨任務卡」,鼓勵觀展者以任務方式完成展覽體驗,並與沙鹿街區中20 家以上的特約店家串連,讓展覽不再只是牆內展示,而是成為生活的延伸。
    好好園館策展團隊表示,「孤獨」已成為全齡世代共通的生活議題,但卻長期缺乏正面理解與公共語言,「孤獨世代」展覽希望打破標籤與汙名,讓每位觀展者都有機會與自己的孤獨相遇、共處、再連結,在這個展覽中,每個人都不需要完美,也不需要擁有答案,只需要勇敢走進來。
    孤獨不是只能由個人承擔的問題,而是整體社會結構的課題。唯有建構起能讓人彼此看見、彼此連結的「共生社區」,才能真正對應孤獨所帶來的社會挑戰,「孤獨世代」展覽希望開啟更多共感與連結的可能性,讓文化場域、公共空間、社區生活三者相互融合,讓每一位居民都有機會在生活中遇見關係、建立歸屬、走出孤獨。
    這項展覽免費參觀,展期至12 月31 日止,更多活動內容與講座報名資訊,
請上 Facebook 社團「孤獨世代—在陌生的人群裡找到自己」查詢;今日的開展儀式,除了吸引不少社區民眾到場,地區機關,議員也都派員與會共襄盛舉,主辦單位還安排到場親子一起進行繪圖活動,來啟發動力,讓大家體會互動的真諦。
 

分享

「台中AI超人營」開啟偏鄉孩子科技夢 中市府攜手東海大學跨縣市打造教育新典範

台中港盛大歡慶航海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