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國民黨台中市議員吳瓊華28日在市議會定期會財經業務質詢表示,現在的養豬、養雞場,早已和大家印象中「又臭又髒」的模樣不一樣了。隨著科技進步和環保意識抬頭,畜牧業正在一步步轉型,很多人每天上下班、路經某些地方時,可能沒注意到,其實在這些看起來平常的社區或鄉間,就有畜牧場默默地在運作。不但導入智慧化管理,也更重視環境友善和動物福利。
市議員吳瓊華指出,在當前通膨壓力持續、物價波動、飲食結構逐漸改變的情況下,畜牧業的升級與轉型,不僅是農業局的重要課題,更關係到城市的永續發展與全民的食物安全。
如今的畜牧產業,正逐漸擺脫過去高污染的刻板印象,邁向智慧生產、永續環保與重視動物福祉的方向發展。請農業局張敬昌局長說明目前積極推動畜牧轉型的具體成果。
農業局長張敬昌答詢表示,目前臺中市登記之畜牧場共320場,其中,以養豬產業規模與產值最高,年產值約達14億元,其次為養雞產業,年產值約為12億元。本市113年向農業部爭取1494萬4845元補助本市14家養豬場導入新式整合型豬舍、污染防治設施及自動化省工設備,為提高本市養豬產業整體生產、經營效率、改善污染防治及環保永續之目標。
張敬昌說,外埔區高登畜牧場為本市養豬場導入智慧科技與環保循環系統之示範場域,致力打造重視動物福利的現代化養豬場。改建後設置密閉式水簾環控豬舍與智能控溫系統,廢水得以循環再利用,有效降低飼養成本,成功翻轉傳統養豬產業形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