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農業部「班班有鮮乳」政策去年底因配送亂象而喊停,國民黨台中市議員楊大鋐指出,政策原意良好,建議台中市參考台北、雲林自籌經費繼續推動,並提出透過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成立合作社,協助本土酪農提升產銷能力,穩定供應鮮乳至校園,保障學生營養需求,減少進口衝擊。
對此,副市長黃國榮回應表示,有關議員的提議會請農業局盤點中部八縣市酪農業,並再研議是否可以成立策略聯盟的合作社。
楊大鋐說,去(113)年九月,農業部發布「班班有鮮乳」政策,初衷在改善全國學童鈣質攝取不足,卻因冷鏈不足、配送不及,多數學校因執行困難改採購保久乳。種種亂象叢生,顯示農業部和教育部溝通不良,因此行政院於十二月時政策臨時喊停。
楊大鋐認為,政策原本的初衷很好,因此台北市、雲林縣等縣市在農業部喊卡之後,還是自籌經費續推班班有鮮乳。而台中市目前是否考慮跟進?
農業局長張敬昌答詢表示,自從農業部停止了「班班有鮮乳」以後,台中市是否重啟,現在由教育局主政、評估中。
楊大鋐指出,根據農業部統計資料,我國乳品第一進口國即是紐西蘭,113年進口金額高達4億美金,其次則是美國、進口金額達9000多萬美金。他進一步關切農業局是否有去檢視畜牧業的發展,協助酪農在產銷的困境?今年除了紐西蘭農產品進口零關稅,現在陸續有食品廠減少採購本土生乳,加上美國不對等關稅的影響,未來對於本國農業衝擊恐怕會更大。
張敬昌表示,台中市的酪農業因為規模較其他縣市小,本市乳牛頭數約1500頭左右,影響的酪農戶大概有16戶左右,而農業局也持續都密切與本市酪農聯繫。
楊大鋐詢問,台中市對此還有何種措施去協助酪農業嗎?張敬昌說,本市農業局從113年就跟中央爭取酪農戶的生產自動化設備,此外從113年開始倘農戶的乳牛如果有身亡的話,也有補助一頭兩萬五千元。
楊大鋐認為,除了補助以外,台中市有加入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其中一項工作就是要協助農業的產銷。而本國酪農大縣分別是雲林、彰化、台南,因此站在減少我國酪農業受關稅衝擊的立場,未來是否有機會透過區域治理平台,成立酪農生產合作社,協助他們的產銷,避免食品廠的剝削?此外,也可以透過平台把新鮮的牛乳就近提供給中部地區各級學校的學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