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76歲吳女士是退休的國文老師,丈夫過世後罹患憂鬱症,獨居家中。某日她在家中跌倒造成手部和頭部撕裂傷,需每日傷口護理,家人擔心其安全並希望獲得良好照護,決定入住仁愛醫療財團法人附設大里仁愛護理之家。吳女士參與輔療課程走出喪偶之痛,心情逐漸開朗,邱佳慧護理長發現吳女士興趣廣泛,喜歡閱讀及書寫,遂推動成立「夢想學堂」。吳女士每天都會進行「隨堂測驗」,從實習生、志工、照顧服務員、護理人員、醫療專業團隊和訪客都是測驗對象,還逐一將測驗卷編碼,目前已編碼至699號,數量仍持續增加中。吳女士表示,從教導住民過程中找到新的生活目標,心中的喜悅難以言喻。
 
吳女士剛入住時很不習慣,不願意與其他住民交流,整天關在房間裡看電視,不愛走出房門,經由社工人員主動關懷,鼓勵她參加護理之家辦理的各種活動。有一天,吳女士與其他住民聊天時發現有些住民不識字,連名字都不會寫,心想自己以前是老師,於是開始教導其他住民讀書寫字。
 
吳女士每天都會花幾個小時教住民們認字、寫字和閱讀,學員每天都有「作業」,書寫能力與文學素養都有很大進步。長輩們都覺得是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有「被需要」的感覺,也是再一次「自我實現」。尤其是何黃阿嬤因為小時候家裡環境困苦,男尊女卑,沒有機會上學而深感遺憾,現在終於實現認字及寫字的夢想。
 
吳女士的家人表示,母親在入住護理之家前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對生活失去重心,變得不愛與人交談,每天晚上都要靠藥物才能入睡。入住大里仁愛護理之家後,專業人員給予家屬很大的信心,在專業照護下讓母親病情獲得改善,並結識很多新朋友,開朗許多。
 
邱佳慧護理長說,每個人的一生都充滿豐富閱歷,一般人喜歡被肯定與認同,即便是退休長者依然有「被需要」的期望。吳女士以生命經驗找出照顧關鍵,在日常生活中發掘共同話題和故事,幫助住民彼此「有話聊」、「有事做」,在互動過程建立友誼、支持及陪伴,透過隨堂測驗與夢想學堂不僅像是昨日重現一樣,也是最溫馨的景象。
 
為吳女士診治憂鬱症的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身心科官達人主任表示,吳女士能走出憂鬱最重要關鍵就是環境的改變,再加上專業醫療團隊介入,發揮專長提供護理之家住民學習的機會,讓她「有成就感」,這是一個極佳範例。由於憂鬱症是目前社會上常見的疾病,很多病患和家屬都無法自覺,建議民眾若發現家人發生悶悶不樂、認知遲鈍和失眠等憂鬱症情形時,應該盡速就醫,恢復健康正常的生活。

分享

失業父攜幼女深夜流落街頭 暖心警及時伸援手

YouBike騎進新埔了!楊文科:新竹全縣2個月前30分鐘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