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本報綜合報導】當盛夏的風吹過鷺島,海峽兩岸的新朋老友又一次相約八閩大地,互訴骨肉親情、共繪融合願景。已邁入第十六個年頭的兩岸民間交流盛會—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將於本月中旬在福建舉辦。

本屆論壇由兩岸86家單位共同主辦,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定位,延續“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設置基層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四大板塊,安排系列活動50場,邀請臺灣各界嘉賓約7000人參會。

兩岸關係發展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自2009年至今,海峽論壇已連續舉辦15屆,成為促進兩岸各界廣泛交往、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在兩岸同胞之間架起了“連心橋”,鋪就了“惠民路”。

無論兩岸關係多麼複雜嚴峻,論壇始終風雨無阻,“一年一會”、從未缺席。兩岸民眾也借助這個平臺,厚植情誼、增進福祉,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作為兩岸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影響最深的“草根嘉年華”,海峽論壇深入基層社區、鄉村,聚焦經濟、文化、青年各個領域:從“同名村心連心”聯誼到兩岸青年跨海相聚,從基層交流治理到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多年來,海峽論壇不斷加入新的元素,開拓新的領域,助推兩岸民間交融之路越走越寬。

臺灣少數民族歌手楊品驊表示,從2007年來到大陸,先後八次參與海峽論壇,從最初的青年參演者,到主論壇上發表演講,再到如今引領更多臺胞臺青加入海峽論壇的‘大家庭’,在一來一往的交流中,我們深深感受到祖國大陸的包容與關懷。

楊品驊説,兩岸同胞從“認識”走向“認同”,真實的體驗和將心比心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期盼每一年的海峽論壇都能助力兩岸交流實現新突破,我們在這裡等著臺灣‘老鄉’常回家看看。

主辦單位指出,大海行船,風浪難免。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頑固謀“獨”挑釁,不斷勾連外部勢力大打“臺灣牌”,嚴重威脅臺海和平穩定,嚴重損害中華民族利益和兩岸同胞福祉。

就在本屆海峽論壇開幕前夕,民進黨當局再度宣稱,支援不預設任何政治前提、健康有序的兩岸交流,但反對利用“交流名義”進行所謂“政治操作”,批評海峽論壇歷來借由活動對臺宣傳“反獨、促融、促統”立場。

儘管民進黨當局屢屢放言威脅恐嚇,但台灣內政黨、民間團體和各界民眾依然踴躍參會,用實際行動表達“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聲。

不久前,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確認將率團赴陸參加海峽論壇,國民黨籍雲林縣縣長張麗善、民眾黨籍金門縣縣長陳福海也將出席。這些事實都表明,兩岸交流合作順應歷史大勢,交流、開放、融合終將戰勝交惡、封閉、脫鉤。

兩岸互信的基礎是彼此理解,而理解的前提是‘真實’的認識。臺灣相聲演員姬天語説,在有心人士的操作下,部分臺灣同胞對大陸存在著錯誤認知,而海峽論壇為他們提供了眼見為實的平臺。通過遇見真實的大陸,能夠極大增強我們的民族認同感。希望更多臺灣青年到大陸逐夢、圓夢,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增進同胞心靈契合。

分享

中彰投分署助力文職青年轉戰智慧製造廠 「跨域」成為後端開發工程師

救人最樂!烏日警察節揪民挽袖捐熱血 購入剝皮辣椒、花蓮米挺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