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銘德/新竹報導】「113年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於5月2日至5月4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行全國決賽。各群科競賽分為「專題組」及「創意組」分別評比,「專題組」以專業、節能與實用性為主;「創意組」強調環保、結合生活與獨創性。比賽從題目的發想與實作,經過校內初賽,到群科中心複賽,再到全國決賽,是技術型高中學生們一年一度的盛事,也是展現專題製作創新與實務能力的重要舞台。新竹高商今年共三組同學進入決賽,全數獲獎,歸功於老師悉心的指導及新竹市政府提供之資源與協助,共計獲得外語群創意組第1名、商業與管理群創意組第2名及商業與管理群專題組佳作,獲獎同學均可以在技優甄審的升學中獲得加分的優勢。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獲得外語群創意組全國第一名的作品,參賽同學是來自商業管理群資料處理科二年級的學生。許家瑄、林孟禾、陳昌皓3人為同班同學,跨域外語群參賽,帶著資處科專業及自身英文的優勢,在產品中設計雙語互動式遊戲App和測驗,讓全世界的使用者皆可不受時間及地理限制可以更加活躍地學習台灣傳統技藝。作品的名稱是《Let the Taiwanese Traditional Handcrafts Write-筆桿上的台灣風華》,動機發想是這3位參賽同學看到許多台灣的傳統工藝,例如藺編、木雕、油紙傘和藍染等正面臨文化消失的危機,為什麼這些珍貴的傳統工藝會面臨這樣的挑戰?而引起研究的動機,期望藉由設計一款產品,結合上述四種工藝,並兼具實用性及能提供相關的技藝信息。因此,學生們將這些傳統技藝透過3D列印及雷射雕刻等技術製成木雕原子筆,筆桿則是以台灣傳統技藝為基底設計。
此外,也設計了台灣形狀的多功能筆盒及可供書寫的便利貼,過程中,透過文獻探討、網路資料蒐集,及實際前往苑裡藺草博物館、三義木雕博物館、三峽藍染遊客服務中心,訪談和了解各項傳統技藝的現況與困境,並能將實際作品產出及銷售,真正落實了技職教育從做中學,及新課綱強調的從生活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專業能力。在決賽中,三位學生以流利的英文簡報及即席問答得到評審的肯定,獲得第一名的佳績。今年榮獲競賽第一名的團隊,也將於5月2日到5月6日由教育部安排至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進行四天公開展覽,讓更多民眾可以看到技職學校學生的學習成果。同學們也特別感謝校方的協助及應用英語科高珮瑜科主任及資料處理科許智偉科主任共同指導。
商管群創意組全國第二名的作品是由許智偉科主任指導資料處理科二年級黃芊瑜、李忻諭、賴佾筠所製作的《真的不是蓋的-多功能筆蓋之設計》,開發這款筆蓋的動機是基於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經常需要隨身攜帶筆,但在實際使用中,筆常常容易遺失或難以整理。因此,將筆蓋設計成六角柱造型,增加了筆蓋與磁性表面之間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了吸附的穩定性。也在小小的筆蓋上添加了多種功能,如橡皮擦、手機架、留言卡插槽和直尺,這些功能使得筆蓋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保護筆尖的工具,更是一個實用的多功能配件。完成筆蓋本體後,對其外觀進行了顏色和圖案的創意設計,使其更加豐富多彩,在作品展示當天,更有許多參觀的人稱讚其作品的實用性,更表示希望能有機會購買這樣的商品。
榮獲商業與管理群專題組佳作的作品《「廟」宇回春,別出心「財」-實境解謎與傳統文化理念創新》是由勞裕安老師指導的國際貿易科及資料處理科二年級的學生,柯孟妤、史雅云、陳庚義、毛綱佑同學精心設計文創商品、研發廟宇文化桌遊和舉辦實境解謎活動等創新方式,共同推廣竹蓮寺及鄰近地區特色店家,並在新竹市文化局的指導下,辦理「竹起你心中的蓮漪─實境解謎」遊戲,活動吸引了近300人次的民眾參與,將地方創生、廟宇歷史、文化傳承理念融入遊戲,提升民眾對廟宇的認識與瞭解,參與的大朋友小朋友們紛紛表示十分有趣,並對設計出這項遊戲的高中生表示認同及讚許,同時也獲得高虹安市長的高度肯定。在競爭非常激烈的專題組比賽中,獲得了佳作的成績,成功實現地方創生之目的。
新竹高商校友會黃錦發理事長及家長會賴政忠會長,特別感謝指導老師犧牲時間及精力陪伴孩子們完成作品,頒發獎勵金謝謝老師們的辛勞。校長劉曉雯讚許參賽師生表現超級優異!技職教育能讓學生們運用課堂上所學之專業知識,發揮創意、解決問題。這幾年校方更積極在課程上推動雙語教學及跨域能力的培育,建置數位教學環境,購置及更新教學設備,讓孩子的無限的創意得以實現。這次學生們跨群科的參賽及跨科別的參賽組合,打破了傳統的桎梏,成功展現孩子們的多元能力。劉校長表示,競賽的名次並不是評定學生最終學習的成果,而是冀盼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能體驗探索、開拓視野、懂得團隊合作,更能實踐技職教育「從做中學,從學中做」的理念及精神,就是最大的贏家。新竹高商校長劉曉雯讚許參賽師生表現超級優異!技職教育能讓學生們運用課堂上所學之專業知識,發揮創意、解決問題。這幾年校方更積極在課程上推動雙語教學及跨域能力的培育,建置數位教學環境,購置及更新教學設備,讓孩子的無限創意得以實現。這次學生們跨群科的參賽及跨科別的參賽組合,打破了傳統的桎梏,成功展現孩子們的多元能力。劉校長表示,競賽的名次並不是評定學生最終學習的成果,而是冀盼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能體驗探索、開拓視野、懂得團隊合作,更能實踐技職教育「從做中學,從學中做」的理念及精神,就是最大的贏家。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