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本報綜合報導】前總統馬英九率青年團參訪大陸,4日出席在陝西省舉行「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馬英九致詞時兩度哽咽並表示,兩岸人民都是黃帝的子孫,國父孫山中更曾經寫下著名祭文,希望來自臺灣的年輕人,透過這次難得的機會,要更加牢記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的根源,以及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
 
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4日在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橋山祭祀廣場舉行,典禮包括九項儀程:全體肅立、擊鼓鳴鐘,唱《黃帝頌》,敬獻花籃,恭讀祭文,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樂舞告祭,龍飛中華,瞻仰軒轅殿、拜謁黃帝陵,種植橋山柏。9時50分公祭典禮正式開始,兩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代表共400餘人參與。
 
公祭典禮上,參祭人員全體肅立,現場擊鼓鳴鐘,表達中華兒女對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景仰和感恩。擊鼓鳴鐘後,《黃帝頌》響徹全場。
 
隨後,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清華,全國政協副主席蔣作君,陝西省委書記趙一德,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馬利懷,全國僑聯副主席高峰,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等人敬獻花籃。陝西省長趙剛恭讀祭文,全體人員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
 
在盛大樂舞告祭中,一條長56米的「金色飛龍」從祭台中心盤旋騰躍而起,表達龍騰盛世、福佑中華的美好祈願。接著參祭人員依次瞻仰軒轅殿、拜謁黃帝陵。部分參祭人員在陵園中種植橋山柏,讓巍巍軒轅殿、蒼蒼橋山柏見證生生不息的華夏文明,凝聚中華兒女奮進力量。
 
馬英九指出,1912年3月,孫中山先生親自撰寫「中華開國5000年,神州軒轅千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的著名祭文,並且派出代表團祭祀黃帝。
 
馬英九進一步指出,1937年清明節,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一起在黃帝陵舉行共祭中華民國始祖軒轅黃帝的儀式,這些都是重要的象徵代表,無論是哪一個黨派都供奉黃帝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共同始祖,大部分的臺灣人對中華文化與民族認同都有非常堅定的信念。
 
馬英九表示,即使過去臺灣被日本殖民統治50年,仍然堅持身為黃帝子孫,保有臺灣人民族的主體性和尊嚴,70年前臺灣光復第二年,臺灣各界耆老如林獻堂、邱念臺、李建新等組團到大陸祭祖,特別到黃帝陵稟告祖先,臺灣已經從日本手中光復,這是臺灣人在日本統治50年後回歸中華民族重要的象徵,行動令人感動,令人懷念。
 
馬英九也表示,他一直認為慎終追遠、飲水思源是中華民族建立數千年優良傳統的重要根據,更重要的是慎終追鄉、源遠流長,既然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也是臺灣人美德的一部分。
 
馬英九說,他這次親自來到這,就是希望藉此表達臺灣人對於傳統中華文化尊宗敬祖的重視,也讓更多人瞭解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性,最後他用當年臺灣遙祭黃帝的祭文,「和平兩岸,雙贏共榮;同胞一體,允執厥中」,為這次親祭軒轅黃帝陵做個註腳,也希望我們來自臺灣的年輕人,透過這次難得的機會,要更加牢記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的根源,以及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
 
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自漢代起,中華民族就開始祭祀黃帝的活動。上世紀80年代以來,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成為連接海內外中華兒女的重要情感紐帶。

分享

新北市「鹿角溪人工溼地小小水環境巡守隊」 加入WLI國際濕地網絡

視察清明掃墓與公墓納骨塔環境 張麗善提供舒適安寧祭祀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