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陳榮昌大甲報導】針對公車站牌的設置與民眾停車空間問題衝突,台中市議員施志昌6日在議會市政總質詢時表示,未來公車站牌可能成為鄰避設施。如果找不到解決方式,恐成民眾與市府雙輸。
 
對此,交通局長葉昭甫直承,依據現在的法規,公車站牌前後十公尺要淨空除了避免公車違規,也是保障民眾安全,但確實會遇到議員說的狀況。交通局會在現有法規下,想辦法找到兩全其美的方式,避免公車站牌的設置遇到阻礙與造成民眾不便。
 
施志昌指出,根據〈臺中市汽車客運業管理自治條例〉第十條,公車站招呼站的設置只有針對招呼站上應登載的訊息、兩招呼站的距離與格式等等做規定,但並未針對招呼站該怎麼設、能設於何處做明確的規範,這樣對於設置招呼站也能比較快速有彈性,即時回應需求,但是如何與民眾溝通,或是周邊配套該怎麼做又是另一個課題。
 
施志昌說,但因為道安條例,公車站牌十公尺範圍內必須淨空,但外埔在台中原縣區,過去偏鄉公車路線少,很少會有公車經過,且偏鄉不像城市還有規劃停車位或停車場,當地蓋的房子也沒有停車位,大家都家門口直接停。
 
施志昌表示,後來有了公車站牌的設置,過去可能也沒有人很在意公車站牌十公尺內能否停車,交通局也沒有強制畫設公車專用車格。而後人本交通的觀念興起,對於法規的落實開始深入民間,加上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興起,檢舉的人變得更多、更方便。
 
施志昌指出,現在都因為停車問題,希望公車站牌遷走。當初這些同意的民眾是希望左鄰右舍或是長輩搭車不需要走太遠,所以同意直接設置在自己的房子外,但現在一再被檢舉,所以要求遷走公車站牌。
 
如此一來,交通局該怎麼找公車站牌設置的地點?公車站牌會不會成為鄰避設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交通局所願意看到的,周邊沒有適當的停車空間或是站牌設置位置,是整個城市規劃的問題。
 
施志昌解釋,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交通局所願意看到的,也不是要批評檢舉人,周邊沒有適當的停車空間或是站牌設置位置,是整個城市規劃的問題。其實會有這樣的爭議與窘境,在於民眾交通觀念與時俱進,但是我們生活的城市的硬體設施或是規劃,卻跟不上進步的觀念。而是當觀念在快速進步時,過去幾十年沒有面對的問題將會困擾許多民眾,如果民眾站在自利的立場,也避免觸犯法規,很多公共設施將無法推行,最後苦果就會是民眾與市府雙輸。

分享

海線建設跳票 議員要盧市長刮中央鬍子之前先反省市府執行力

加強推動防災士培訓 市議員要求市府各局處首長參與培訓 以更全面的角度提升防災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