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周為政員林報導〕「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大葉創新育成中心「導盲輔助方法」和「導盲輔助系統」,除運用影像辨識語音,導引視障朋友行走外,更可改善行人地獄惡名,這兩項發明獲評審肯定,頒給2金榮耀。


育成主任吳建一說,由經濟部、國科技委會、農業部、國防部、教育部、勞動部、衛福部、環境部、數發部、國發會和中央研究院等中央級單位合辦的「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其前身為「台北國際發明技術交易展」,每年都有來自不同國家的發明團隊參加,大葉遴選專利參展,挑戰發明競賽。


吳建一說,由電機系教授黃登淵、資管系教授陳郁文與宏新科自動控制董事長黃錦泰、課長許景貿產學合作的「可智能辨識蔬果果實的採摘裝置」及資工系助理教授邱紹豐,研究生張釗詮開發的「導盲輔助方法及導盲輔助系統」參賽,皆獲金牌殊榮。


黃登淵教授表示,「可智能辨識蔬果果實的採摘裝置」,為大葉人工智慧研發基地與宏新科產學合作成果,透過雙眼視覺與深度學習系統,偵測物體與距離,可識別水果成熟度,控制機械手臂動作,採摘成熟水果,提高工作效率。


黃教授說,下個階段將開發無人車自走控制和故障排除等技術,達到可在溫室內自動採收目標。


宏新科董事長黃錦泰說,彰化沿海有很多農地,務農人力需求大,促使他思考可否透過自動化設備,幫農村進行蔬果採收,乃與大葉合作開發水果採摘機器人,結合影像辨識、機械手臂等技術,能夠辨識不同類型蔬果是否已成熟,再進行採摘,解決農村缺工問題。


資工系助理教授邱紹豐認為,台灣想要改善行人地獄惡名,不只要改善一般人道路空間,更要考慮視障者不便,因此他和研究生張釗詮共同研發「導盲輔助方法及導盲輔助系統」,藉由物聯網優勢,整合單晶片處理器、影像擷取裝置和測距儀等,視障朋友將鏡頭掛在包包或腰帶上,將感測器放在包包裡,鏡頭捕捉到畫面,回傳到系統後,會自動識別,透過藍芽傳輸和語音,告訴視障者路況,減少碰撞障礙物危險。

分享

議員楊典忠批不當黨產歸還後再繼續租 是巧合?還是圖利?

攜手萬聖節萌萌小鬼怪一起反詐反毒 不讓犯罪來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