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周為政員林報導〕有糖尿病的68歲石姓男子,2年前右腳底傷口未理會,不料,細菌穿透腳掌,造成腳背潰爛成一個大洞,家人將他送醫,經員榮醫院心臟內科張木信醫師打通下肢血管,再接受傷口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鄭文昌,以高壓氧和震波治療,半年後傷口才痊癒,已能行走自如。


石姓男子的右腳底硬皮傷口,合併感染病毒疣,傷口因糖尿病而不易癒合,即俗稱的「糖尿病足」。


石姓男子糖尿病有十餘年病史,腳部神經病變沒痛感,2年多,腳底傷口不但有1元硬幣的大小,且易造成細菌感染,沿韌帶和筋膜往上穿透腳背,腳背出現10元硬幣大小的潰爛傷口,右腳踵得像「麵龜」,還發出惡臭,石姓男子痛得無法走路,今年二月中旬才到員榮就醫。


鄭文昌主任說,石姓男子除穿透腳背外,細菌沿著脛前的韌帶感染到右小腿,合併骨髓炎及壞死性肌膜炎,醫護人員先將感染部位切開,將壞死的組織、韌帶、骨骼和腳底病毒性疣清除外,並以手術清創,切開足底傷口,發現有兩個「竇道」,其中一個直通腳背,另一個從腳底往右小腿沿伸,經剪開後發現,右小腿脛骨韌帶被膿瘍包覆,長約30公分,韌帶也因壞死而切除。


鄭主任說,經傷口治療團隊進行階段性傷口長肉、長皮等重建,半年後,石姓患者終於保住右腳而不用截肢。


鄭文昌主任提醒糖尿病患者,天冷不能泡腳,以免燙傷,天冷可穿毛襪睡覺。但襪子鬆緊帶不可太緊,勿長時間翹腳和抽菸,避免血管阻塞,影響血液循環,也不可光腳走路,避免腳部受傷。

分享

台南市安南養殖專區內有土石廠 文蛤大量死亡 台南藍軍帶產銷班陳情

滇緬文化慶典「清境火把節」10月27至28日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