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本報綜合報導】廈門是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第一站,全市有定居臺胞近6000人,常住臺胞約12萬人,臺企8300多家(納稅五千多家),臺生近2400人。在思明區建立第一個「臺胞之家」,就是基於發揮對臺交流最前沿的「第一站」優勢的考慮,推動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打通臺聯服務台胞的最後一公里,讓更多臺胞感受「臺胞之家」看得見、摸得著、問得到的服務,共用廈門高質量發展成果,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先行區,充分發揮對臺的窗口示範作用。
 
廈門市臺聯1981年成立,圍繞「團結、聯誼、服務」宗旨,認真履行職能,守正創新,持續開展臺胞子女就學一站式服務、「相聚廈門」兩岸青少年交流周、「同胞同心 家園家圓」兩岸同胞交流活動、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海峽兩岸同名村交流活動、海峽兩岸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動、首屆海峽兩岸青年網紅主播大賽、海峽兩岸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等,招商引資推動海峽兩岸電商直播產業合作園落地廈門,與高校合作組建兩岸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訓基地,組建兩岸青年創業聯盟,為推動兩岸交流走深走實和融合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於歷史和機構編制等因素,廈門在體制內沒有設立區級臺聯組織架構,工作職能沒能實現「最後一公里」直達。思明區是定居臺胞和常住臺胞的主要聚居地,轄區內臺胞數量占全市70%,大中小幼優質教育資源為臺企、臺胞、臺生同等待遇落實提供了落地落戶首選。
 
廈門市臺聯黨組書記、會長張勁秋表示,期望思明區「臺胞之家」”能發揮黨和政府聯繫臺胞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做好新時代臺胞工作,以政策推動落實為助力,以平臺搭建、聯誼服務、交流協作、技能培訓、專案孵化、跟蹤輔導等專案帶動,建立完善且便捷的吸引臺青來廈就創業的服務窗口和交流平臺,幫助在地臺胞、臺青、臺生掌握實用技能,擴大朋友圈,更好地融入大陸的工作和生活,提升思明對臺胞群體的吸引力。
 
同時營造有利於兩岸社會融合的多層次文化環境,讓臺灣同胞感受到在廈如在鄉,通過更多親民的在地生活導引服務,及時瞭解和反映在地臺胞建議和訴求,落實同等待遇,依法維護臺胞合法權益和權利;同時適時開展有利於兩岸融合的文化交流及文藝活動,推進兩岸同胞交流交友交心,構建兩岸同呼吸共命運,共用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分享

從「大小姐」勘災 看民進黨的蛻變

「文脈流長·金榜題名」兩岸學子第四屆科舉文化體驗營11日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