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炎炎夏日,在疫情趨緩的現在,帶孩子們去玩水是不錯的消暑選擇。除了安全適當的地點以外,也不可忽視因為戲水可能帶來的眾多疾病。
 
5歲的小蔓因為高燒不退3天與喉嚨痛而來到大里仁愛小兒科求診。除了發燒以外,還有輕微的呼吸道症狀,像是咳嗽,流鼻水等,另外也發現雙眼結膜發炎,有分泌物及雙側扁桃腺腫脹,合併化膿。
 
經過快篩之後,確定是腺病毒感染。在詳細詢問之下,才發現在發燒的2天之前,家人曾帶著小蔓去游泳池玩水。所幸經過幾天的觀察與治療之後,發燒退了,喉嚨也不痛了,小蔓回復到平常活潑快樂的模樣。
 
大里仁愛醫院兒童腸胃科曾文禹醫師指出,無論是游泳池、溫泉、三溫暖、海邊、溪流、湖畔、噴水池,只要是可以玩水的地方,如果水源遭到汙染,都可能因此染病。每個人的皮膚上都可能帶著些許肉眼無法看見的異物,如糞便、泥污等,一旦碰到水溶解其中,就可能導致病原體汙染水源。
 
因為玩水所導致的常見疾病,除了腺病毒以外,還有大腸桿菌、腸病毒、諾羅病毒、A型肝炎等。若到山上或是海邊,更要小心痢疾、阿米巴原蟲、海洋弧菌等凶猛病原體的感染!
 
曾文禹醫師表示,若是不幸被細菌或病毒感染,常見的腸胃道症狀有腹瀉、肚子痛、嘔吐等等,根據被感染的部位,也可能出現皮膚疹、耳朵痛、咳嗽及眼睛痛。如果吞入、接觸或是吸入被微生物汙染的水或是飛沫,就很容易造成感染。
 
至於誰最容易被感染呢?兒童、孕婦、免疫缺乏或是有慢性肝病的病人,特別容易因為戲水而染病。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保護自己與孩童不被感染,才是維持健康之道。
 
下面是避免被傳染的幾項重點:1、如果正在經歷腸胃炎,或是兩周內有腸胃炎的症狀,請不要下水。2、盡量避免飲入或吸入戲水區域的水。3、避免在戲水區域更換尿布。4、在下水與離開戲水區域時,徹底用水與肥皂清洗身體。
 
5、避免在不乾淨或是未清潔的區域戲水。6、勿將傷口暴露在水中,尤其是海水。7、游泳、戲水後記得要清潔耳朵。曾文禹提醒,若是在戲水之後出現任何不適症狀時,請盡速就醫,以免耽誤寶貴的治療時間。

分享

歷經五十年等待 霧峰六股路拓寬工程通車 改善交通瓶頸

布袋戲師傅深藏民代服務處 一日戲偶咖!邀孩子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