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且十觀海評論】
 
臺灣民眾黨民2024總統參選人柯文哲選舉後援會「臺中選哲之友會」,7月2日在臺中舉辦成立大會。目擊者稱現場有近千人相挺,多是主動到場的年輕人,互動熱絡,充分展示了柯文哲的高人氣。
 
2024總統選舉呈現出藍、綠、白三組人馬競爭態勢。作為最弱勢的白色力量,柯文哲的支持者多以討厭「藍綠」惡鬥的青年人為主,支持度在20%左右,許多人對柯文哲是否當選並不看好,柯文哲也曾自譽是關鍵少數,能決定誰當選。
 
然而五月份以來,柯文哲抓住綠營陷於性騷、藍營惡鬥未定於一尊之際,選準議題空戰突圍。各路民調中柯文哲不但穩居老二,且與賴清德拉近,將國民黨侯友宜越甩越遠。美麗島電子報上周民調,民進黨賴清德35%居冠,柯文哲28.6%第二,國民黨侯友宜僅17.1%。
 
臺灣選戰分為傳統陸戰,也就是組織、社團、農會等團隊串聯,另一塊就是空戰,即透過網路社群、媒體的傳播,吸引不特定族群的支持。
 
臺灣民眾黨成立時間短,在全島缺乏組織基礎,缺乏各類人才,缺乏經費支撐。但是,柯文哲從2014年選臺北市長開始,就善於運用網路為選戰服務,這些年來更是組織起了強大的自媒體。柯文哲快言快語、直言不諱、出口辛辣的特點也抓住年輕人喜歡,適合新媒體傳播。
 
柯文哲團隊的自媒體作業迅速,很快就能剪輯出影片重點,無論是YT、IG甚至臉書的訂閱人數,柯文哲遠勝另外兩位候選人,特別是他6月初在早稻田演講的影片,現階段已突破百萬點閱。這些影片吸引很多年輕網紅和自媒體,爭相轉載、引用這些影片,並透過抖音、IG等短影片方式做二次傳播,出現擴散效益,不僅影響年輕人還影響到更多長輩。
 
同時,柯文哲善於製造各類話題,提高媒體聲量。據TPOC臺灣議題研究中心統計6月1日至27日的網路輿情數據,柯文哲與侯友宜的總聲量都超過50萬,賴清德僅35.6萬。柯文哲更因「重啟服貿」議題,網路聲量狂甩侯和賴。
 
6月21日至27日,柯文哲有19.6萬,占47.%,賴清德12.1萬,占29%,侯友宜10.3萬,僅占25%。柯文哲在臉書社群、PTT、Dcard等論壇及YouTube平臺等三個面向的關注度上全贏過侯賴2位參選人。
 
最近,柯文哲關於「重啟」兩岸服貿協議的觀點引曝臺灣媒體。面對民進黨排山倒海般的攻擊,柯文哲沒有退縮,而是升旗開戰,諷刺民進黨當局:不然要怎樣?叫蔡英文賴清德把ECFA也廢了?馬英九時代,有「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兩岸簽署ECFA協議,促進了兩岸貿易,當年民進黨蔡英文反對ECFA,說馬英九「賣台」,ECFA會引來大陸「木馬屠城」,將來民進黨上臺一定要廢了ECFA。
 
然而,民進黨蔡英文上臺7年多來,不僅沒有廢了ECFA,還放話大陸不能單方面中斷該協議。現在,臺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達40%以上,每年對大陸有1000多億美元的貿易盈餘,兩岸服貿、貨貿當然更對臺灣有利,民進黨只是出於「反中」意識形態需要而反對。
 
選戰開始以來,有別於藍營回避兩岸議題、綠營一味「反中」不同,柯文哲抓住兩岸議題沖高聲量。他在金門高調支持「金廈大橋」,與發佈「金門和平協議」的郭台銘一起夜坐金門海灘眺望廈門燈火,他在訪美訪日時宣示臺灣要當橋樑而不要當棋子。
 
而這一切都源於當臺北市長與上海舉行了八次「雙城論壇」給他的底氣,他深信兩岸交流比交惡好。所以,他不懼民進黨的「抹紅」,敢於與民進黨直球對決,經常以其之矛攻其之盾,把民進黨的「雙標」揭示出來。這一點相對本應在島內掌握兩岸關係話語權的國民黨不知強了多少倍,當然地也討的年輕人的歡心。
向下耕耘,補強組織。
 
為了補強民眾黨組織化程度弱這塊短板,柯文哲正在努力走向全島,「無黨結盟」正在形成中。6月份以來,柯文哲先後拜會了新北市議會的「無黨團結聯盟」黨團5位議員、無黨籍桃園市議員謝美英、臺南市「超級」里長陳永和。並努力爭取無黨籍縣市長、議長的支持。無黨籍的苗栗縣長鐘東錦、苗栗議長議長李文斌、南投縣議長何勝豐、花蓮縣議長張峻、嘉義縣議長陳姿妏等人都在積極聯絡中。
 
在區域民意代表提名中,柯文哲在盤點民眾黨人馬積極佈局外,也在相關區域禮讓、支持無黨籍人士參選。柯文哲的努力是有成效的,起碼他目前已搖脫「老三」的魔咒,穩居第二,甚至在TVBS民調中超過賴清德成第一,在20至29歲、30至39歲等族群,柯文哲支持度高達58%、55%,完全輾壓藍綠。
 
有人說柯文哲的老二是暫時的,等侯友宜收伏了藍營各路人馬,柯文哲就要重回老三。但是,風起於青萍之末。賴清德的支持度已達綠營天花板,要提高很難,侯友宜的藍營團結還在遠處的天際線,而柯文哲的「柯p島政處方箋」會不會又搞出什麼吸引青年人的名堂?或許,那些討厭藍綠「一個爛黨、一個亂黨」的臺灣民眾,心中生出不如讓「聯合政府,團結臺灣」的柯文哲試試的念頭,柯文哲也就成了那「風口浪尖上的引航者」了

分享

「員林溝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揭牌啟用。(照片縣府公所提供)

全國首座台中國際壘球園區啟用 市長盧秀燕:讓世界看見台灣壘球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