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如何擺脫台中行人地獄惡名?市議員黃馨慧12日在議會市政總質詢時表示,西屯區擁有潮洋溪、惠來溪與港尾仔溪,打通惠來路後,可串聯河道兩側行人道藍帶、結合綠地公園,打造一條環狀步道,創建舒適與安全並重的人行步道,擺脫「地獄」惡名指日可待。

市議員黃馨慧表示,提起人行環境不友善現況,包括樹根壟起、汽機車占據或變電箱設置等因素,全台各縣市屢見不鮮,而人行道亦缺乏與供行人通行的連貫通道。為此爭取「惠來路打通至水湳經貿園區道路」,提供周邊居民不避繞路遠行,促進地方交通順暢。

建設局長陳大田回應說,該路段已於111年完成用地取得,工程並已於112年4月完成發包,6月開工,預計112年12月完工。總經費5千餘萬元。完工後可連結河南路及甘肅路,節省5至10分鐘繞道,促進地方交通便利性及地區發展。

水岸廊道概念盛行,類似全球知名的水岸都市,例如墨爾本鄰近亞拉河、義大利的威尼斯、韓國的清溪川等,已成為世界知名景點,遊客無數。

黃馨慧指出,打通惠來路後,西屯的水岸廊道概念已然成形。惠來溪、潮洋溪、港尾仔溪,此三條藍帶剛好可以串連,起點於秋虹谷、環繞至水湳經貿中央公園,結合全台知名逢甲商圈,連成一條長度約16公里、周邊受益人口約20.5萬人,極具多元面向藍帶行人步道。

市長盧秀燕回應,市政白皮書計畫,台中市政府提出「 引風、增綠、留藍」三解方,就是為了努力讓城市降溫;至於汽機車與行人爭道,將整合民意後研究辦理。

分享

擴大台中市大里都市計劃長期延宕30多年 市議員李天生要求市府主動核定推動

精華水利地招商不符正義 藍台中市議員黃馨慧建議變更公園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