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第2期(4月)自辦職前訓練招訓簡章
連佳振
國土計畫
樂齡求職銀向新篇
114年度第2期(4月)自辦職前訓練招訓簡章
連佳振
國土計畫
樂齡求職銀向新篇

【記者蘇峯毅/雲林報導】2025年「口湖牽水車藏(狀)」180週年系列活動將於7月1日及7月2日盛大展開,為這項深具歷史與生命教育意義的重要民俗揭開序幕。雲林縣政府今(25)日於金湖萬善爺廟舉行記者會,張麗善縣長誠摯邀請全國民眾於暑假期間一同到雲林縣,參與這項充滿生命教育意義與歷史意涵的文化盛會,並於6月28日晚間,親臨金湖萬善爺廟,見證九天民俗技藝團的精彩新作,感受陣頭鼓聲再度響徹土地的震撼!

2025年「口湖牽水車藏(狀)」180週年系列活動將於7月1日及7月2日盛大展開。
(圖/記者蘇峯毅攝)
本次系列活動以「生命教育」與「歷史記憶」為核心,紀念清道光25年(1845年)一場造成數千人喪生的水患,至今由口湖、四湖地區年年舉辦儀式超渡亡靈,體現敬天愛地的精神。該民俗已於2007年登錄為雲林縣民俗,2010年升為國家重要民俗,2023年更由金湖、蚶寮與下寮仔三間萬善爺廟共列為保存者。
後代子孫這180年來,努力於這塊土地生活,抱著敬畏天地的心情,希望把這塊土地營造成一個美麗家園,讓下一代延續代代相傳。(圖/記者蘇峯毅攝)
雲林縣長張麗善在金湖萬善爺廟舉行的啟動記者會中表示,牽水車藏是雲林沿海獨有的文化資產,豐富的祭儀包括挑飯擔祭祖靈、放水燈、排車藏、牽車藏、燒車藏、倒車藏、追思會與萬人塚點燈等,傳遞人與自然共生、環境變遷的深刻省思。她也強調面對地層下陷、海水倒灌等極端氣候問題,縣府將與中央密切合作,持續推動防災工程,守護鄉親家園。
豐富的祭儀包括挑飯擔祭祖靈、放水燈、排車藏、牽車藏、燒車藏、倒車藏、追思會與萬人塚點燈等,傳遞人與自然共生、環境變遷的深刻省思。(圖/記者蘇峯毅攝)
口湖鄉長李龍飛則指出,今年是口湖牽水車藏(狀)文化節180週年,180年前一場水難,造成咱祖先的罹難,後代子孫這180年來,努力於這塊土地生活,抱著敬畏天地的心情,希望把這塊土地營造成一個美麗家園,讓下一代延續代代相傳。歡迎全國各地所有好朋友每年農曆6月7日及6月8日一起來口湖參加國家指定重要民俗-口湖牽水車藏(狀)文化祭典。
「依水尋憶-金湖萬善爺廟展覽計畫」,除辦理牽水車藏學術研討會、歷史與器物微型老照片展,並首度推出專屬互動主題桌遊。(圖/記者蘇峯毅攝)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介紹,今年系列活動除祭典外,縣府整合文資資源,執行四大跨界傳承推廣計畫,包括:一、「依水尋憶」展覽與桌遊開發;二、青年參與的「挑飯擔工作營」;三、與崇文國小合作的布袋戲民俗傳承劇;四、「口湖文化導覽」與親子糊水工藝體驗,並培訓志工於祭典期間提供中、英、台語多語廣播導覽。
「口湖牽水車藏(狀)」儀式體現在地文化特色、集體記憶與追思先人,所傳承的價值具有極為深刻的生命教育意義。(圖/記者蘇峯毅攝)
令人期待的高潮活動,則是6月28日九天民俗技藝團於金湖萬善爺廟現場演出的《牽水(車藏)》,這場為180週年量身打造的大型劇場演出,融合傳統儀式、戲劇、美學與音樂,讓民俗文化在現場與民眾深度對話。九天民俗技藝團以藝術回應信仰,在星空與鼓聲下訴說百年記憶,傳遞跨世代的信仰與土地連結。
民俗已於2007年登錄為雲林縣民俗,2010年升為國家重要民俗,2023年更由金湖、蚶寮與下寮仔三間萬善爺廟共列為保存者。(圖/記者蘇峯毅攝)
此外,下寮仔萬善爺廟也將舉辦「萬善同歸塚點燈」與音樂咖啡活動,象徵照亮亡靈歸途,也拉近民眾與祭祀儀式的距離。整場活動兼具文化傳承、教育意涵與觀光潛力,誠摯邀請全國民眾於農曆6月7日、8日參與,感受來自雲林口湖的信仰能量與文化魅力。

分享

雲林良品耀眼登場 2025台北國際食品展誠摯邀您探索雲林美味

打造友善登山環境!台中豐原萬里長城登山步道服務再升級 嶄新性別友善公廁將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