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第2期(4月)自辦職前訓練招訓簡章
連佳振
國土計畫
樂齡求職銀向新篇
鹿港慶端午
114年度第2期(4月)自辦職前訓練招訓簡章
連佳振
國土計畫
樂齡求職銀向新篇
鹿港慶端午

【記者劉新維廈門報導】2025海峽兩岸文學論壇15日在廈門開幕,150多位來自海峽兩岸的作家、詩人、學者、出版人以及文學青年參加活動,就兩岸文學發展與合作等議題展開交流研討。

開幕式由中國作協港澳台辦公室一級巡視員李錦琦主持。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龍明彪,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胡邦勝,福建省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東河,福建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原副主任吳一明,廈門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陳瀋陽,廈門市翔安區委書記李毅,廈門市翔安區委副書記、區長沈曉文等出席。

胡邦勝在開幕致詞中表示,文學是心與心的對話,也是人與人的溝通。在中華文明的璀璨星河中,文學始終佔有重要的地位。底蘊深厚的中國文學傳統深入每個中國人的心靈世界,成為海峽兩岸華夏兒女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學營養和共通的精神語言。

兩岸文學的交流交融日益頻繁,透過多元文藝的形式分享彼此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密切互動中孕育著更繁榮的文明新形態,共同培育出網路文學這一文學新樣式。

胡邦勝談到,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也是台灣光復80週年。這是兩岸作家共同緬懷文學先輩、弘揚文學使命的重要時機。文學先輩一直在用鮮活生動的語言文字,頌揚著我們自立自強的民族精神。兩岸文學應致敬前輩,攜手發展,共同邁向開闊的未來。

李東河在致詞中表示,福建枕武夷而瞰東海,聚文脈而納百川,孕育了「福」文化、海洋文化、紅色文化、朱子文化、船政文化等豐富多元的文化形式,譜寫著山海交響的中華文明史詩。

福建與寶島台灣隔海相望,兩地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通。這種深厚的歷史淵源與現實聯繫,使兩地在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等領域持續深化互動。

近年來,福建省文聯、福建省作協積極對接推動「兩岸青年文學之旅」「兩岸文學交流會」等活動,為助推兩岸交流互鑑、攜手合作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文學力量。

開幕式上,中國作協向與會的臺灣作家代表贈送由兩岸學者共同編纂的書籍《連橫詩詞選注》,臺灣作家代表回贈了自己的作品。

今年是古龍先生逝世40週年,古龍著作管理髮展委員會代表宣讀了古龍家人的來信,並向中國作協港澳臺辦公室、福建省文聯、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贈送《古龍代表作全集》。

開幕式後,舉行了以「文學的詩意生命」與「文學的人間關懷」為主題的文學論壇。兩岸作家結合自身的文學創作與人生感悟,分享了文學對他們的滋養,並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文學故事。

與會嘉賓表示,希望兩岸能以文學為紐帶,建立深厚的友誼,促進兩岸交流向縱深發展。

本次文學論壇還舉辦了「文學之夜」詩歌音樂會、讀書沙龍、兩岸文學口述史研討會等活動。

分享

首度攜手完成國際救災艱鉅任務 新竹市特搜隊、馬偕新竹醫院立下新典範

2025海峽職工論壇聚焦數智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