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第2期(4月)自辦職前訓練招訓簡章
連佳振
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鹿港慶端午
114年度第2期(4月)自辦職前訓練招訓簡章
連佳振
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鹿港慶端午
114年度第2期(4月)自辦職前訓練招訓簡章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面對房價與租金雙漲壓力,國民黨台中市議員楊大鋐、黃佳恬14日於議會都建水業務質詢指出,台中市青年即使住滿六年社會住宅,仍難存夠頭期款購屋,只能繼續租屋,凸顯現行政策不足以應對現實負擔。共同呼籲市府應推動「中間型住宅」,結合TOD、都更與合作社機制,創造多元、可負擔、可持續的居住選項,協助青年穩定安居、減輕壓力。

政府興建社會住宅原意在協助弱勢與青年累積儲蓄,但依規定,非經濟弱勢承租戶住滿六年即須搬遷。楊大鋐、黃佳恬質疑,在住宅價格快速上升的情況下,年輕人往往仍存不足頭期款,只能再次投入租屋市場,政策成效有限。

楊大鋐指出,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全國住宅價格指數自2019年第1季的101.09升至2024年第4季的150.98,六年間上漲49.4%。台中市同期指數由103.59升至161.47,漲幅55.9%,並於2024年第2季超越其他五都,顯示台中房價上漲速度高於全國平均。

楊大鋐說,房價攀升也推高租金。2019–2024年,全國「居住類」消費者物價指數從98.81升至106.64,增幅7.83;台中市則由98.34升至107.77,增幅9.43,高出全國2.19%。房價、租金雙漲,導致台中市「購屋+租屋」成本同步上升,青年負擔日益沉重。

而2023年至2024年「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六都申請數占全台八成,其中又以台中市申請比例最高、占2成。明明申請補貼是為了讓租金可負擔,卻反向墊高租金價格。

截至目前,台中市社宅「已完工+興建中」共10,231戶,已達先前中央給地方訂定的目標數。然而,社宅大多依賴舉債興建,財政壓力隨之增加。楊大鋐、黃佳恬認為,單靠市府自行興建,財政恐難支撐,應思考「蓋得多、住得久、財政可承擔」的模式。

據調查指出31至40歲族群自購屋比率已降至25%,租屋人口持續增加。為提供更多元選擇,楊大鋐、黃佳恬建議市府參考NGO「OURs都市改革組織」倡議,推動「中間型住宅」。此類住宅政府可以透過土地補貼、融資支持與稅賦優惠,採多樣化產權設計,降低購屋門檻,讓青年在「租」與「買」之間有過渡方案。

兩位議員提出三大方向:一、TOD與捷運聯開,在捷運站周邊導入社宅或中間型住宅,並要求民間回饋一定比例可負擔房源。二、都市更新:在更新計畫中保留一定戶數作為社宅或合作社住宅,擴大房源且不額外增加公債。三、住宅合作社:鼓勵居民以合作社模式自建或共同購屋,透過成本價銷售,降低青年購屋負擔。

另外,楊大鋐關切,去年都發局曾就捷運社宅的問題,當時局長回答「未來會鎖定捷運沿線周邊,以TOD容積獎勵及增額容積的方式,讓開發商選擇回饋代金或者回饋社宅。」經過一年,市府是否已研議如何藉由都市開發方式要求民間回饋社宅?是否有明確的目標?

楊大鋐、黃佳恬強調,台中房價、租金雙雙上漲,青年壓力愈加沉重;市府應在現有「租」與「買」之外,引入中間型住宅與多元開發工具,形塑「多元、可負擔、可持續」的完整居住政策,讓年輕人不必為了居住犧牲生活品質。

都發局局長李正偉表示,目前台中市申請社宅的中籤率約在15%,申請的民眾很踴躍。不過蓋社宅對於台中市的財政負擔確實蠻大的,因為目前都是以舉債的方式興建,每年利息就要付大概一億多元。

不過使用權住宅部分,內政部之前有提過,可是目前面臨到比較大問題就是他沒有房屋跟土地的所有權,銀行沒辦法給他融資貸款,只能用信貸跟相關的部分的擔保。

另外,有關TOD回饋社宅,目前還沒有辦法訂定目標數量,因草案正在研擬當中,後續會在公展說明會討論相關作法。

分享

守護旅客住宿安全!中市府旅館業天然氣用量大戶專案體檢全過關

南科管理局協同實中辦理「AI深偽技術下的詐騙術~防制兒童性剝削、反愛情網路交友詐騙」廉政宣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