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國民黨台中市議員吳瓊華14日於議會都建水業務質詢
時指出,極端氣候導致豪大雨頻繁,面對日益嚴峻的水患風險,市府應持續強化智慧防汛系統與水情監測網建置,並確保災前準備與災時應變能量到位,以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市議員吳瓊華表示,市府應在災害未發生前即積極作為,透過教育訓練、防汛宣導及防災物資預備,如沙包、防洪擋板等,加強民眾與基層公所的應變能力。
水利局長范世億答詢表示,目前市府已布設包括468處淹水感測器、102處水位計、155支監視攝影機,以及31部具GPS定位的移動式抽水機等,形成24小時不間斷的水情監測網。當發生淹水時,系統可即時發出警訊,縮短反應時間,進而強化救災效率。
范世億說,此外透過整合氣象預報、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AI)技術,市府能即時掌握各地淹水範圍與水深變化,並建立完整淹水資料庫,進行預測與決策支援。水利局將持續與各相關機關強化協調機制,提升整體防災效能。
吳瓊華強調,氣候變遷下的防災體系需與時俱進,應透過科技化手段(例如:臺中水情app)與完善的協作機制,全力提升台中市的災害應變與預警能力,讓市民在面對豪雨來襲時更安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