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自4月1日起放寬社宅申請門檻,從「全台無房」改為中彰投苗無房者即可申請,民進黨台中市議員張玉嬿、謝志忠、王立任、黃守達12日在議會都建水業務質詢指出,過去抽籤已有近1500位台中市民多次落選,新制卻無市民補位或加分機制,資源排擠效應更激烈,要求配套措施都應有中市市民優先序位,保障市民權益。
市議員張玉嬿指出,目前市府社宅整體中籤率平均約一至二成,落差極大,以北屯區北屯段為例,中籤率僅4.84%,而梧棲區三民段社宅則有42.86%。根據市府資料,已有1,155位市民連續兩次未中籤,另有338人三次以上落選,卻無補位或加分機制,制度必須正視這群「一直抽不到」的申請者,應為落選者發聲,設計轉介與保障方案。
針對中市府提出「租金補貼」、「包租代管」作為替代方案,張玉嬿表示,這些措施雖能補充部分需求,但無法取代社宅在租金穩定與長期保障的功能,現在又放寬申請資格,資源排擠效應更激烈,市民更容易被制度邊緣化,產生相對剝奪感,也被質疑社宅資源是否仍然優先保障市民。
張玉嬿建議社宅隨到隨辦應優先讓市民有補位機制,減少候租時間,要求市府在落實新制的同時提出配套規劃,讓制度不再只是形式上的公平。
都發局長李正偉於答詢說,明年底將在烏日與太平育賢三期社宅試辦放寬規定,張玉嬿也同時主張,要針對連續落選者的補位安排與加分制度,與年底的新制試辦一同納入評估與規劃,兼顧台中市民申請者的公平性。
張玉嬿、謝志忠、王立任、黃守達強調,開放申請資格並非問題,重點在於配套是否到位。市府應從資料掌握、落選者補位、轉介安排等方面提出具體機制,確保社宅真正成為市民「可期待的保障」,而不是「永遠輪不到」的排隊。
住宅發展工程處回應表示,有關台中市社會住宅出租辦法從「全台無房」,放寬為中、彰、投、苗無房者即可申請,是參考全台六都做法皆以鄰近生活圈無自有住宅即可申請社會住宅,因此台中市跟進予以放寬,期盼擴大社宅申請彈性,保障居住權益。
議員關心此政策恐排擠市民,住宅處說明,今年上半年度大招租的案場已受理截止,適用舊規定,設籍市民不受放寬規定影響。另有關隨到隨辦部分,將由住宅處持續追蹤修法後申請情況,並先評估建立配套機制,預計三個月內研擬隨到隨辦影響情形及配套方案,以保障設籍市民既有居住比例,使設籍市民及引入周遭生活圈青年,均能在台中市獲得合適的居住協助。
另針對尚未中籤且近期已有迫切需求的市民,台中市尚有其他居住協助方案供民眾選擇,包含:內政部國土管理署「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及台中市委託4家租賃管理公司辦理的「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方案」,包租代管業者資訊如下,歡迎市民朋友多加參考:
1.總管家租賃住宅服務股份有限公司0800-058-988
2.兆基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台中分公司0800-666-444
3.睿達租賃住宅服務股份有限公司0800-888-385
4.大晟資產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0800-006-557
後續市府仍將持續盤點土地,與中央住都中心合作,力求推升社會住宅興辦戶量,並搭配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等多元居住協助政策,協助更多家庭安居台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