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芳葵嘉義報導)嘉義市議員王浩對市長施政報告提到民宿量成長,於1日在質詢中提出他的觀察,表示從疫情前的2021年3月當時人文歷史風貌區域剛公布,業者尚未完成申請,旅館78家(5121間房)民宿1家(農場附設民宿6間房),非法民宿查核276家,到今年度2025年3月,旅館101家(5385間房)民宿22家(101間房)。旅館房間數增加264間,民宿房間數卻增加不足100間,明顯比飯店少,是否產業動能不足?
王浩質詢指出許多舊式建築,要能拿出符合申請民宿資格的「使用執照」或「實施建築管理前合法房屋證明」,門檻非常高,嘉義建城這麼悠久的歷史,卻因法規而無法順利經營民宿。鄰近的嘉義縣有326家合法旅宿,22家未領取登記證。嘉義市101家,也是22家,比例比嘉義縣高好幾倍,觀光新聞處應該給予這些業者更有力的支持與協助。
王浩也表示,嘉義市的人文歷史風貌區域位在鐵路以東、博東路以南、垂楊路以北,僅占嘉義市總面積5.5%,但是有許多不在範圍內,但是具有文化風貌,例如聚落、木構造、三合院等,非常可惜。
嘉義市的民宿起步相較其他縣市已經較晚,在嘉義市公告之前,高雄、新竹、台南、桃園業都有公告,以高雄為例,就算在「公告範圍外」,只要提出其地點半徑800公尺內具人文或歷史風貌區域之佐證資料,經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就可以,而這個800公尺的距離,就是營建署道理規劃手冊裡提到的「民眾可接受的步行距離」(400~800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