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天津綜合報導】農曆三月瘋媽祖,這項信俗廣泛流傳於閩台地區及東南沿海,也是天津媽祖信衆祈求平安幸福的一項傳統。天津,一座因漕運而興的海濱名城。元朝時,漕運活動直接帶動了天津的繁榮,媽祖信仰也隨着南方的水手、船戶傳入天津。天津最早的媽祖宮廟就建於這一時期。
元代天津興建了兩座天妃宮,媽祖信仰在此紮下根來。隨着時代變換,媽祖信仰逐漸與津門本地文化相融合,誕生出了一項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天津皇會。
天津皇會,原名“娘娘會”或“天后聖會”,是中國北方獨有的一種媽祖祭典。今年的天津皇會於4月19日(農曆三月二十二)啓動,展演巡遊全程1.9公里,京津冀三地的21道花會隊伍參與巡遊表演,法鼓、獅子、寶傘、跨鼓、槓箱、竹馬、中幡、高蹺等10餘種類展演形式輪番登場。
天津的媽祖信仰,由南方的船工傳入津門;台灣的媽祖信仰,則隨福建先民開台而傳入寶島。同出一源的文化傳統,讓“兩岸媽祖緣”成為津台兩地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如今,天津濱海新區的渤海之濱,一尊高42.3米的媽祖像巍然矗立,這也是全世界最高的一尊媽祖像。剛剛過去的媽祖誕辰日,這裏人潮湧動,鐘鼓齊鳴、香火繚繞,兩岸同胞共赴一場跨越海峽的春祭盛典。
媽祖文化歷經千年的傳播與傳承,不僅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是連接兩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紐帶。獨特的媽祖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文化遺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