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面對美中貿易關稅升溫與民間消費凍結的雙重壓力,民進黨台中市議員江肇國24日在議會財政經濟業務質詢中,直指市府振興經濟手段僵化無效,始終圍繞「購物節、鍋烤節、物調券」三招打天下,無法對應實際衝擊。他嚴正呼籲市府應重新檢討政策工具,研議更大規模的民生振興方案。
對此,台中市政府經發局說明表示,去年物調券活動創造超過1.4億元商機,並帶動多縣市跟進,另根據民調有高達8成3民眾表示滿意,其中更有8成4民眾認為物調券有助促進消費。今年是第三年辦理物調券活動,經場域、攤商反饋,活動確實創造新客源,統計台中近三年批發業、零售業營業額也呈現正成長,反映商業活動的活躍與經濟發展的穩健。
市議員江肇國指出,市府每年發放的「物調券」,原本是疫情期間為促進消費的短期措施,如今卻已變成例行政策,完全喪失即時刺激內需的效果。「發物調券等類現金的方式,在對等關稅衝擊下不是最好的振興作法,尤其這項措施已常態化,根本不具備刺激力,反而流於形式。」
江肇國提到,當前內需市場明顯緊縮,消費者信心低迷,民間經濟活動出現警訊。他舉例表示,有餐飲業者反映近期業績下滑約三成,安親班業者也指出,過去從未見過如此嚴重的家長延遲繳費情況,甚至截至月底前,仍有近六成家長尚未繳交學費,顯見家庭財務壓力持續升高。
江肇國質疑,經發局是否真正掌握民間經濟狀況,有無提出具體對策因應,而非繼續用小確幸面對大風浪。「不論是盧市長所稱的關稅國難、疫情還是正常時期,市府的政策通通是物調券『100換200』,或持續提購物節及鍋烤節,這樣難道對店家、攤商、民眾有幫助?」
江肇國也不諱言指出,盧秀燕市長近日高喊「上凱道拼經濟」,聽來就是空話,與產業及人民當前面臨的關稅衝擊毫無關聯,不如請盧市長務實思考政策方向,無論是運用市長第二預備金、編列追加或特別預算,市府都應盡速提出具體對策,真正投入於提振內需與協助產業,這才是市民所期待的「拼經濟」。
經發局回應指出,此次因應不同族群消費習慣,特別規劃於5月2至4日,每日上午、下午、晚上皆有不同類型場域發放,以因應不同場域不同人潮多寡,減少重複排隊領取情事,原則假日發放券數將較平日多。
活動事前宣傳及發放現場皆由工作人員加強宣導規則,如每人僅限兌換二份,已領取者將加蓋手章識別。重複排隊者將勸導不予發放,或由活動現場支援警力協助勸離。
另外,台中購物節2024年起朝國際化發展,邀請比星日三國駐台代表參與國際行銷影片拍攝,三部影片皆在網路上突破25萬觀看次數,成功吸引40餘國共2784名外籍旅客參與活動,登錄金額超過4300萬元;另為強化國際宣傳,透過各英文新聞平台廣泛傳播,活動訊息傳遞至新加坡、澳洲、紐西蘭等47個國家地區,以及全亞洲超過500家飯店。
經發局指出,今年台中購物節將持續擴大國際化推廣及行銷,並依據外籍人士入境台灣的比例,制定推廣行銷方案,強調友善語言、使用便捷,增加外籍人士參與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