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佳振
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114年度第2期(4月)自辦職前訓練招訓簡章
連佳振
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114年度第2期(4月)自辦職前訓練招訓簡章

【記者張原銘、張皓傑台中報導】國民黨台中市議員邱愛珊24日於市議會第五次定期會財經業務質詢中,針對兩大經濟議題進行探討並提出具體建言,一是呼籲市府檢討「納管輔導金」制度,提供中小型工廠分期繳納機制,協助產業合法化之路更加可行;二是建議經發局盤點並整合在地社群資源,建立公私協力的合作平台,強化地方商圈行銷實力,讓市政活動真正深入基層,形成地方經濟的正向循環。

市議員邱愛珊指出,「納管制度」是為了輔導既有未登記工廠逐步合法化,改善環境、提升安全與衛生標準,但目前的制度卻因一次性繳納高額輔導金,讓不少中小企業卻步。

以台中市目前的收費標準來看,工廠面積300平方公尺以下每年須繳2萬元,面積越大金額越高,最多甚至每年須繳10萬元,且必須連續繳交至完成合法登記為止;

台中市目前約有8,000家未登記工廠申請納管,數量全國前三,對於許多原物料仰賴進口、受到國際市場與貿易政策影響的傳統加工業者而言,這筆費用往往壓得他們喘不過氣。

她也舉例指出,一家位於豐原的金屬加工廠,面積超過500平方公尺,第一年即須繳3萬元,但該廠在面對原物料上漲、通路延宕的雙重壓力下,全年幾乎無法轉盈,對他們而言,這筆輔導金已經接近營運極限。但其他縣市如彰化、雲林已設立分期制度,甚至部分直轄市還設立輔導基金,在目前全球因為美國關稅政策衝擊之下,台中市府更應主動檢討調整,展現制度的彈性與溫度。

經發局長張峯源答詢表示,近期確實接獲多方陳情,反映業者希望能針對納管輔導金提供分期繳納、暫緩或免除等彈性措施。經發局已於4月14日正式行文經濟部,請求釐清相關法規適用,並將同步蒐集各縣市實際執行狀況,作為後續研議調整制度的參考依據。 

除了產業輔導政策外,邱愛珊也高度關注地方商圈與民間社群的合作潛力。她以自己熟悉的豐原廟東商圈為例指出,去年復興商圈成功結合地方社團、節慶活動與網路行銷,不僅讓人潮回流,更喚醒了許多在地人對老街的情感與記憶,證明「有整合就有力量」。

邱愛珊說,台中有這麼多活躍的地方社團,市府應該主動盤點,建立一份「在地社群資源地圖」,未來不論哪個局處或商圈辦活動,都能清楚知道該找誰合作,誰能號召、誰能宣傳,讓活動更有效率,也更有感。

邱愛珊建議市府推出「官方認證合作夥伴徽章」,給予參與市政活動的社團一種制度性認可與激勵,例如像綠色餐廳的標章認證一樣,未來可在商圈評鑑、活動補助、甚至公私媒合時作為參考依據。

在地方商圈與社團參與方面,張峯源答詢表示,目前全市已有107個場域積極參與,共同為地方經濟注入活力。至於如何進一步整合在地社團與社群媒體資源,經發局將持續研議並強化相關推動機制。

邱愛珊強調,公部門的角色不應只是資源提供者,更是橋梁與整合者,如果能從源頭開始整合,把願意付出熱情的民間社團、商家與市政資源做連結,讓市政活動不再只是熱血和友情,而是具備制度支持與永續發展潛力的合作模式,那地方經濟才可能真正活起來。

分享

台中市商圈輔導成效不彰 民進黨台中市議員林祈烽籲放寬小規模營業人發起門檻

美國股匯震盪、公債殖利率飆升 民進黨台中市議員施志昌關注市府發債風險 呼籲審慎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