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榮昌大甲報導】近期國際金融市場因關稅與利率政策震盪劇烈,美國股市與匯率雙雙走弱、公債殖利率急遽上升,引發全球資金市場不穩定。民進黨台中市議員施志昌24日在在議會財經業務質詢中指出,台中市政府規劃自今年4月至12月發行200億元地方公債,期間為2至5年,預估利率約為1.5%。他憂心市府恐於利率高點舉債,將加重市庫負擔,呼籲財政局應審慎評估風險,調整策略。
市議員施志昌表示,美國聯準會(Fed)近期延續高利率政策,市場未見明確降息訊號,導致美債10年與30年殖利率上升,連帶推高全球資金成本,進一步影響台灣的債市環境。根據最新資料,台灣10年期公債利率從1.54%升至1.64%,2年期中央公債加權平均利率也已突破1.32%。
他質疑,在當前資金緊縮與投資人風險意願下降的局勢下,市府是否仍維持原先的1.5%發債利率預估?若市場利率繼續攀升超過1.7%,將無法省下任何經費,市府是否已做好調整發債時程或規模的準備?
此外,他關切市府此波發債全數用於「借新還舊」,雖可節省部分利息支出,但若操作時機不當,反恐造成財政壓力。他詢問,是否已有完整的利率風險評估模型,以協助市府動態調整財務策略,避免利息支出失控。
針對市府與潛在投資人的溝通情況,施志昌亦提出質疑。他認為,在當前國際投資氣氛保守的背景下,應加強與市場溝通與資訊揭露,以確保公債有足夠的認購意願與市場支持。他建議市府應建立動態利率風險機制,並將美國聯準會政策、國內外市場變化納入發債決策參考。
財政局長游麗玲答詢表示,以上提出的因素財政局都有關注,目前仍在觀察利率變化,不一定要在今年發行公債,如果發債成本超過與銀行借貸成本,會將發債期程延後。
「財政穩健是城市發展的根基,面對不確定的國際環境,地方政府更應審慎因應。」施志昌強調,市府應提升財政透明度,定期向議會報告債務狀況與市場風險評估,並考慮多元財政工具,如自償性建設或特別預算等,減輕對公債的高度依賴,確保市政永續經營與財政健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