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佳振
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114年度第2期(4月)自辦職前訓練招訓簡章
連佳振
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114年度第2期(4月)自辦職前訓練招訓簡章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22歲的小玉(化名)二月底剖腹產的方式誕下可愛的寶寶,原本沉浸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悅中,卻在產後滿月前突感胸悶、胸痛,甚至一度呼吸困難,讓家人驚慌不已。先生緊急即將太太送往豐原醫院急診,經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情況危急,住院2週後已平安出院回家休養。

豐原醫院婦產科張崑敏醫師表示,小玉當時送到豐原醫院急診時,急診醫師立即啟動緊急機制,心臟內科團隊迅速進行心導管手術,並以氣管內管維持呼吸。然而,術後病情仍不穩定,小玉被轉入加護病房密切觀察,在與死神拔河過程中,新手爸爸除了擔憂太太的病況,更還要一人照顧家中的嬰兒。

張崑敏醫師提醒,懷孕期間心臟負荷量會增加30%至50%,即使無心臟病史的產婦,仍有1%至4%可能發生心血管疾病,如心臟衰竭、心律不整、血管栓塞或心肌梗塞等。建議高風險妊娠產婦應在產後6個月內進行心臟超音波、周邊動脈疾病篩檢、心血管相關風險篩檢及心電圖檢查,以確保心血管健康。

豐原醫院醫護團隊肩負照護山城居民的健康重責,全力以赴守護生命安危,不僅拯救了小玉,也協助寶寶入住嬰兒室,主動承擔照護的重責大任,與小玉一家人共同面對病魔的挑戰,過程中急診、心臟內科、加護病房、婦產科、兒科、護理科、放射科、檢驗科、心理師及社工團隊密切合作,提供完整醫療與關懷。母女分離的情況下,護理師們透過視訊和照片,讓小玉在病床上也能看到寶寶,母愛成為她努力生存的最大動力。

除了疾病生命搶救外,醫護團隊更進一步協助產後調養,幫助家人適應產後家庭的變化,包含護理師們主動至加護病床旁協助臥床不便的小玉擠奶,確認產後復原情形,經過10天抗戰後,小玉的病情終於趨穩,成功轉入一般病房。最讓人動容的是,住院期間護理師們輪流充當「奶媽」,悉心照顧寶寶,確保嬰兒健康成長,維繫產後家庭功能與角色適應。

產嬰室吳嘉玲護理長提到,婦女經歷孕產期及生產後,在轉變母職角色及家庭功能可能出現適應困難,導致情緒起伏也就是「產後低潮(baby blues)」,有憂鬱、焦慮或容易莫名哭泣等情緒症狀,如果症狀持續2週以上,「產後憂鬱」的可能性了,台灣約有兩成產婦會罹患產後憂鬱症。

生產過程歷經生活壓力事件、高危險妊娠、育兒壓力或社會支持系統不足都是造成憂鬱的相關因子,因此提高敏感度主動關懷身旁產後婦女,必要時可以透過衛生福利部1925安心專線或孕產婦關懷專線0800-870-870及孕產婦關懷網站提供更專業的協助。

經過醫療團隊與家屬的共同努力,小玉住院2週後終於康復出院,與寶寶團圓。這場驚心動魄的生死交戰,最終畫下溫暖句點,不僅見證了醫療奇蹟,也展現豐原醫院醫護團隊的專業與愛心,讓生命得以延續,守護母愛不間斷。

分享

以球會友!新竹市長盃羽球賽 逾1600名好手享受揮拍樂趣

星宇航空啟航台中神戶航線提供中部旅客出遊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