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跑步會傷膝蓋」的說法,你可能聽過不只一次。World Gym品牌公關經理廖容瑩14日表示,真正讓膝蓋承受過大壓力的原因,多半來自肌力不足與動作控制不佳。當身體穩定度不夠、支撐力跟不上跑量,無論是路跑新手還是馬拉松老手,都容易陷入受傷循環。
World Gym品牌公關經理廖容瑩指出,適當的肌力訓練能明顯提升跑者的步頻與步態效率,縮短每一步的接地時間,減少膝蓋承受的衝擊力。World Gym專業教育訓練官Chase推薦4個跑者必練動作,改善跑姿,讓跑步變得更輕鬆安全。
1、分腿蹲:採取弓箭步姿勢,雙腳前後站穩,腳尖與膝蓋皆朝正前方。移動重心至前腳,讓前腳掌均勻踩實地面,後腳僅做為平衡輔助。身體維持挺胸與核心收緊,緩緩下降至後膝接近地板,再以前腳掌發力將身體推回起始位置。這個動作能改善左右腳出力不均,提升單腳穩定與肌群協調,對提升跑步時的推進力。
2、橋式:平躺於瑜珈墊上,屈膝踩地,吸氣準備,吐氣時從臀部啟動發力,將臀部與核心向上推起,直至身體從胸口到膝蓋呈一直線,停留兩秒後再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這個動作能強化髖關節穩定性,減少跑步時骨盆晃動與下背過度負擔。
3、硬舉:雙腳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與肩同寬握住槓鈴。啟動時以臀部為主導,帶動腿後側肌群發力,核心收緊、背部打直,槓鈴沿小腿提起至大腿前方。過程中避免聳肩與駝背,站直後肩胛微收、臀部緊縮。下放時臀部先向後推,配合膝蓋微彎,控制槓鈴回到起始位置。
4、墊腳跳繩:跳繩時以腳尖點地、腳跟不著地,身體保持中立穩定,避免上半身過多晃動。配合穩定的呼吸與核心收緊,專注於腳踝彈性與節奏掌控。這個動作能有效訓練步頻控制與反應速度,提升協調性與跑步效率。
廖容瑩表示,累積跑量,不見得能讓你跑得更快,還可能更容易讓關節與肌肉超出負荷。將肌力訓練融入日常練習中,提升跑步表現,還能幫助你在每一次跨步時,更穩、更輕、更有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