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台中市議員吳佩芸11日於台中市議會定期會專案報告指出,有關中市登記汽車數量居全國之冠,中市汽車停車位已然呈現供不應求,市府應全面檢討路邊停車月票制度的合理性與使用效益,並應優先保障「短時、流動」的停車需求,加速導入智慧停車管理系統。
吳佩芸首先表示,肯定盧秀燕市長與交通局願意聽取他與許多大型重型機車車友的建議,今年繼續擴大試辦大型重機在路外停車場可以停放機車格,進而增進停車效率。
此外,對於推動大數據管理,讓停車資訊透明,也減少人工開單的成本,吳佩芸亦給予支持。但智慧停車議題上,吳佩芸認為在推動的同時應對臺中市路邊汽車停車格位不足、車輛數量快速增長的事實有所檢討改善。
吳佩芸表示,根據統計資料,中市目前登記的汽車數量約為119萬輛,居全國之冠。 然而,全市汽車停車格卻僅有約18萬7000多個,其中「路邊汽車停車格」只占5萬3476格,代表中市每6輛車才有1個停車位,遠低於雙北市每3輛車就有1個停車位的比例。
因此吳佩芸提出,若再加上外縣市車輛,臺中市的汽車停車位已是呈現供不應求,加劇路邊停車格的使用壓力,且中市獨有的路邊停車月票制度也可能進一步降低停車格的周轉率,影響市民的停車便利性。
吳佩芸強調,已有多位民眾跟他反映,公有路邊停車格在核發月票後,往往被特定車輛長時間佔用,有的甚至連續好幾天不移車,完全失去了「短期停車、快速周轉」的功能。
而去年四月,吳佩芸也向交通局揭露臺中市停車月票超賣的狀況嚴重,當時交通局當時卻回應「目前月票占比一般費率停車格約六成,估算仍足夠使用」,其實是在玩數字遊戲。
吳佩芸質疑,目前中市的停車月票制度,是否已經偏離原本設計的初衷?甚至造成「長期占用、低效利用」的結果,並進一步向交通局長葉昭甫詢問,交通局是否有掌握路邊停車月票可停一般費率格位的實際周轉率?有無相關數據佐證?
葉昭甫回應說,路邊停車月票制度確實在數據上是無法探尋,因為開單員不會針對月票車輛開單紀錄,因此很難確定車輛停在哪個路段或停放的時間。後續將研擬停車月票數位化、且在月票比例總量做調控。
吳佩芸進一步強調,他並不反對月票制度,但當月票制度過於寬鬆的時候,就會吸引車主「佔格位不移車」,形成資源壟斷的現象,甚至買月票的車主也停不到車。
對此,吳佩芸要求,市府應全面檢討路邊停車月票制度的合理性與使用效益,並應優先保障「短時、流動」的停車需求,加速導入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強化即時調控與資料公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