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台中市文山焚化爐汰舊換新案進入促參程序,民進黨台中市議員張家銨10日在市議會專案報告中質疑市府規劃仍有許多不明確的做法,從空污排放的標準與監督機制、飛灰底渣的去化安排,到再生能源認證的風險,皆未見市府明確交代。張家銨痛批,市府口口聲聲說要打造國際標準的新設施,但報告寫得模糊、數據藏在抽屜,這樣怎麼讓市民放心。
張家銨指出,市府雖表示將以更嚴格的空污標準設計新廠,甚至提到會即時公開排放數據,但不論在會議記錄或簡報中,市府都未清楚交代未來監測頻率、執行單位、與超標後的罰則。她質疑,這些標準是否會明訂在招商文件和合約中,資料是否完整公開,允許民間團體參與監督,若缺乏具體機制,空污標準只是喊爽的口號而已。
張家銨也說,針對飛灰與底渣處理問題,報告雖提到將活化掩埋場以提高處理效能,但並未說明具體的活化設計或處理量。她更提到,去年8月的公聽會中,局長僅以「再利用」帶過飛灰處理方式,未說明比例、技術或若再利用的量不足時的替代方案。她表示,飛灰處理成本高、地方也可能拒絕接受,市府究竟有沒有確定的備援方案?垃圾燒完不是就結束了,後面的問題才更大。
張家銨強調,台中市長盧秀燕曾高喊打造「低碳城市」,但若連基本數據都不敢公開、連排放標準都沒有監督機制,只會造成更多民怨與疑慮。她呼籲市府應在招商前,就將所有關鍵標準、監測機制、處理規劃與財務預測公開說明,讓市民了解與監督,不要等到焚化爐蓋起來了,才發現問題一籮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