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佳振
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114年度第2期(4月)自辦職前訓練招訓簡章
連佳振
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114年度第2期(4月)自辦職前訓練招訓簡章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民進黨台中市議員施志昌10日在市議會專案報告質詢中市府交通政策時指出,面對台中日益嚴峻的停車壓力與交通管理挑戰,市府應從「需求調節」的角度出發,導入創新思維,推動「停車積分制度(Parking Credit System)」與「浮動停車費率制度」兩大新制,透過科技與制度設計,引導市民行為轉變,實現永續城市治理目標。

市議員施志昌表示,停車壓力與日俱增,傳統供給手段已難應對。根據市府停車基金報告,目前台中市登記汽車數已突破130萬輛,增速遠超過新建停車空間的速度,即便市府積極興建立體停車場或引進BOT開發案,仍難滿足市中心、學區及商圈的龐大需求,衍生大量民怨。

「與其持續追趕供給端,不如從源頭減壓,調節使用需求。」施志昌強調,市府應轉向以需求管理為導向,進行全面性的智慧交通規劃。

施志昌建議,借鏡國際經驗,導入「停車積分制度」。台中市應參考新加坡、加州聖塔莫尼卡與英國倫敦等城市做法,試辦「停車積分制度」,透過點數與回饋鼓勵民眾減少開車、改搭大眾運輸。例如市民若選擇一週中有數天不開車,改搭捷運、公車或Ubike,便可透過台中通或交通局App累積「綠點」,換取停車折扣或其他市政優惠。

他強調,這不是懲罰車主,而是提供更多正向選擇與誘因,「城市治理不是一味懲罰,而是創造轉變的空間與機會。」施志昌呼籲市府啟動試辦計畫,結合大數據與交通行為分析,打造台中首個「交通積分實驗場域」。

針對熱門區域長期「一位難求」與冷門區位閒置並存的現象,施志昌主張推動「浮動停車費率制度」,依據時段與地點的實際需求,彈性調整停車費用。他指出,美國舊金山SFpark計畫自2009年實施以來,已成功運用感測器與AI數據分析動態調整費率,有效改善停車資源分配。

他建議,台中可率先選定一中商圈、公益路與台中火車站周邊為試辦區,導入「尖峰時段費率上調、離峰時段下調」的智慧收費制度,並公開費率與成效數據,讓市民參與檢視。

施志昌強調,所謂的「智慧城市」不應只是硬體感測與App開發,更關鍵的是制度設計與市民參與。因此,他建議市府儘速成立「智慧停車創新小組」,整合交通局、停管處、數位發展局、都發局等相關單位,共同規劃實驗性方案,同時與市議會及市民社群建立對話平台,確保政策透明、公平,並逐步擴大實施範圍。

「台中擁有發展智慧交通的條件與契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勇氣啟動創新,打破傳統框架。」施志昌呼籲市府正視當前挑戰,積極回應市民期待,打造更友善與永續的交通環境。

交通局回應表示,台中市登記汽車數增加,目前致力於推動智慧停車,透過「智慧運輸系統」及「停車供需管理」的策略目標,打造台中市為安全、人本交通、生態、效率及科技的智慧運輸環境。

為落實節能減碳與永續城市治理目標,市府透過數位平台「台中通App」推出「台中幣」,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回收塑膠等,都能獲得台中幣,可到特約商店消費或折抵停車費,增加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意願。

交通局也說,停車浮動費率機制需考量軟、硬體條件,以及民眾對於「停車動態費率」的接受度,目前正推動區區智慧停車計畫,將路外停車場剩餘車位介接台中交通網APP,以完整揭露車格資訊,未來將持續檢討優化。

分享

民進黨台中市議員張家銨質疑文山焚化爐汰舊案規劃不清:排放數據公開方式、飛灰去向通通沒交代清楚!

文山焚化爐汰舊換新一再延宕 議員吳佩芸:行政疏失成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