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面對美國貿易政策與全球市場變動對台中工具機產業可能造成的衝擊,民進黨台中市議員施志昌9日在市議會市長施政總報告質詢中呼籲台中市長盧秀燕應加快腳步,強化六項對策的執行力與具體作法,並提出多項補強建議,期盼市府與產業攜手因應挑戰、穩住經濟。
台中市政府日前提出六項工具機產業因應對策,包括調查產業影響、穩定資金流、協助勞工、拓展外銷市場等。不過,施志昌指出,市府相關措施仍有保守與空泛之處,難以回應產業界迫切的焦慮與需求。他建議市府從「速度」、「資源」與「執行力」三方面著手,強化政策落實。
施志昌表示,首先,針對市府僅表示「要了解影響樣態」,他認為過於保守,企業已面臨訂單遞延、價格壓力等問題,市府應提出更具體的數據分析與行動計畫。他要求市長盧秀燕承諾調查結果公開,並於專案報告時明確說明後續政策依據。
其次,在資金協助方面,施志昌指出,僅以「呼籲公股銀行不抽銀根」仍屬消極。他建議比照其他縣市做法,與信保基金合作推動「利息補貼」或「融資保證計畫」,並呼籲市府編列地方預算,建立中小企業融資支援機制。
對於市府呼籲中央880億元補助儘速通過,施志昌則關注市府自身是否有緊急預算因應。他詢問市長是否已有可立即動用的專案基金,以因應突發的產業衝擊,展現地方政府的即時支援能力。
在勞工協助方面,施志昌強調「擬定方案」不應僅止於方向,應納入具體配套措施如生活補貼、就業媒合與技能訓練,並詢問市府是否掌握預估受影響勞工人數,以及相關方案何時能具體對外公布。
此外,對於市府推動拓展歐洲市場,施志昌指出歐盟門檻高,單靠廠商獨力難以因應。他建議成立「歐洲市場拓展專案辦公室」,整合外貿協會與經濟部資源,提供法規、通路與補助顧問服務,提升拓銷效率。
最後,他指出市府補助參展雖是起步,但若缺乏後續媒合、品牌行銷與在地服務支援,難以真正開拓新市場。他建議推動「出口加值鏈」政策,從參展到後續接單與國際行銷,提供一條龍服務。
施志昌強調,台中作為台灣工具機重鎮,面對前所未有的外部挑戰,市府不僅要有對策,更要有行動。他呼籲市府拿出更明確的政策工具,真正與產業站在一起,共同守護台中經濟命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