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新維大陸報導】英國泰晤士報2月1日刊登《我領導台灣八年,這是我讓川普站在我這邊的方式》的蔡英文專訪。大陸兩岸關係專家顧祖華5日表示,蔡英文吹噓川普2017至2021年第一個總統任期時,她對與川普合作印象正面,台美之間就安全議題有強健、頻繁、明確的溝通。這樣的雙邊政府成員之間的溝通是她當時與川普政府關係密切的基礎。
大陸兩岸關係專家顧祖華指出,蔡英文真是那哪壺不開提哪壺。不知道賴清德看了她的專訪,內心有何感想?當賴清德投入2024選舉時,美國「疑賴論」如影隨形。後來以美國人信任的蕭美琴為副手,勉強遮掩美國「疑賴」。勝選後雖然安全班子全盤接過了蔡英文的原班人馬,常把蔡英文的「四個堅持」掛在嘴邊,以示「蔡規賴隨」,但美國「疑賴」之聲末停。
賴清德搞不定「過境」美國之事,首次出訪拖了半年之久,最後只能屈辱的接受「過境」夏威夷、關島才到南太島國轉了一圈。又因為與川普的團隊接不上頭,只好病急亂投醫地在關島與川普的死對頭、民主黨籍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通了電話,被人嘲笑。
現在,川普旋風攪得全球不寧,台灣也已經上了川普的「菜單」,但賴清德還沒有找到與川普政府打交道的門。這個當口,蔡英文大談她與川普打交道的經驗,不是打臉賴清德嗎?不是在當賴清德的老師,教賴清德怎麼做嗎?
蔡英文與賴清德可真是不是冤家不碰頭。 2016年,一眾老台獨分子喊「穿裙子的不宜選大位」,但蔡英文收割「太陽花」焰火,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被譽為「台獨金孫」的賴清德只好無可奈何地守著台南。
2020年,賴清德乘著蔡英文因2018年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大敗,在老「台獨」們支持下跳出來挑戰蔡英文連任,結果被蔡英文的「網軍」打得求饒,成為蔡英文第二任期的副手。
2024年,蔡英文的「大阿哥」鄭文燦因為助選桃園失利,失去競爭資格,賴清德才在民進黨內一枝獨秀,成為唯一候選人,最後僅以40%的選票勝選。不過,賴清德當選了,與蔡英文的明爭暗鬥並沒有結束,賴清德雖然把鄭文燦送進了大牢,但「英系」一直讓賴清德如梗在喉。
其實,蔡英文吹噓與川普的密切關係,並沒有多少特別之處,無非就是花錢與川普通了個電話,利用美國對中國發展的恐懼,花錢請反華議員提「挺台」議案,主動進口「美牛」、「美豬」,逼迫台積電到美國建廠,訣竅就是一個「聽美國話、美國利益優先」。
這套賴清德也在下功夫做,甚至爭取比蔡英文做的更好。但是,第二任期的川普「讓美國再偉大」的口號沒有變,但面臨的國際環境卻變了,中美互動的方式也變了,對台灣的要價也不一樣了。川普要結束俄烏衝突、擺平中東亂局,都需要中國的配合。
中美貿易戰、關稅戰、高科技戰打了八年,川普手上的牌並不多了。而川普要製造業回歸美國,台灣的貿易順差、台積電連同整個產業鏈,都必須成為美國盤子裡的肥肉。在這個大環境下,中美關係當然優先於美台關係,至於賴清德把國防預算提高至2.5%,提出新的軍購計劃,已經不夠塞川普的牙縫了。
說穿了,美台關係的本質,就是主子與奴才的關係,台灣只是美國用來對付中國的一棵棋子,始終是美國餐桌上的一道菜而已。
民進黨賴清德對世界的認識還停留在8年前,以為喊幾句「自由民主」,美國就會把它抱到懷裡;買點軍火交保護費,美國就會罩著它。以為中美競爭越激烈,台灣漁利的空間就越大。沒有認識到在大陸掌握兩岸關係主導權的當下,中美關係穩定,才有助於台海穩定,如果美國打「台灣牌」或者台灣企圖通過「反中」給美國「投名狀」,台灣將立即陷於危險之中。
中美競爭,台灣不僅找不到「尾巴搖狗」的支點,還會進一步限縮台灣的避險空間,這幾年的兩岸關係現況不就是如此嗎?台灣如果想從中美餐桌上跳下來,坐在邊上插兩句話,那首先必須有一個穩定的兩岸關係。也就是說,台灣只有先上了兩岸的談判桌,才能改變上「菜單」的命運。
所以,賴清德也不必聽蔡英文的,那一套行不通了。年初六,賴清德在年度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會上,一邊大肆鼓吹「兩國論」,一邊說願在對等下與大陸交流,那是自找沒趣。如何改善兩岸關係,大陸早就說的很清楚,賴清德如果不想回頭,那就繼續撞南牆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