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民進黨台中市議員王立任、張玉嬿、謝志忠、黃守達1日在議會進行教育文化委員會業務質詢時指出,市政府宣稱「以務實且科學方式計算參與人次及產值」完全是睜眼說瞎話,王立任提出多項數據打臉文化局,認為文化局提出151萬人次並創造20億元產值,不僅不務實更不符合科學。
對此,文化局回應表示,該局致力於活動辦理的品質,尊重議員關心台中爵士音樂節的相關質詢內容。未來文化局將持續改進與提升,期盼提供給市民以及藝文團體優質的表演環境。
根據文化局的數據,爵士音樂節為期十天,總共吸引約144萬人次參加,平均每日人次約14.4萬,並宣稱是根據「雅各法」人潮計算方式算出。但市議員王立任指出,以文化局宣稱活動現場約四萬平方公尺,因此細算等於每平方公尺站了3.6人,這個數字比一般計算2至3人高估約50%,而且若真的像文化局所稱每平方公尺3.6人,現場已幾近容易造成踩踏危險情況。
然而整個活動過程,不論是現場或簡訊都沒有任何安全提示或防範踩踏的標示,等於是讓現場民眾處於不安全的場合之中。而更誇張的是爵士音樂現場多數的人是鋪著地墊席地而坐,鄭照新副市長當下也認同「坐著的人所倍佔的面積應該比站的人還大」,因此文化局完全是為了美化數據而灌水參與人數。
在經濟規模的計算,文化局根據參加民眾問卷調查得到每人平均消費約為1,350元,並以此數字乘上「參與人次」來推估爵士音樂節的總經濟效益達20億元。然而,王立任指出,「人次」和「人數」是不同的意義,人次是可以重複計算的,而經濟規模的計算應該是每人平均消費金額乘以參與人數,用人次來計算就是打腫臉充胖子,這種浮誇不實的算法,根本沒有所謂的既務實而且科學。
王立任、謝志忠、張玉嬿、黃守達四位議員強調,各單位辦理活動都會希望能成功吸引人潮並且創造產值,但不應製造假像,虛報數據追求不實的效益。他呼籲文化局應更加注重活動內容的優質與否,而非一味追求數字上的浮誇。務實才是文化局應該追求的核心目標。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