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峰毅雲林報導】為因應氣候與環境變遷所帶來的天災挑戰,雲林縣政府於12日舉辦「美、英、臺防汛整合及沿海暴潮跨國交流座談會」,邀請來自美國、英國及臺灣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討論如何應對因氣候變遷而可能引發的海水倒灌、淹水等天然災害。縣長張麗善在會中強調,將整合各國學者的經驗與研究成果,制定長期有效的政策,以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圖/記者蘇峰毅攝)
張麗善縣長表示,面對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及地層沉陷等自然環境的劇烈變化,保護內陸免受風暴潮、海水倒灌及洪水的侵襲是雲林縣當前面臨的嚴峻挑戰。她指出,透過這次座談會的專家交流,期望能夠找到適合雲林縣的防汛與治水解決方案,並以此作為未來政策制定的參考依據。

(圖/記者蘇峰毅攝)
在座談會上,中央研究院院士劉立方強調,氣候變遷已經導致海平面上升,並加劇了颱風的頻率與強度,這對於像臺灣這樣的沿海國家構成了嚴重威脅。他指出,面對這樣的挑戰,臺灣各縣市必須因地制宜,調整海岸防護的策略,而雲林縣則需同時解決地層下陷與水資源分配問題,這需要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

(圖/記者蘇峰毅攝)
英國學者Heidarzadeh教授也在座談會中表示,英國與臺灣每年都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通過這次交流,他期待能與各方專家共同探索應對之道,並尋求未來的合作機會,以應對極端氣候帶來的衝擊。
許宏博處長補充說,凱米颱風帶來的強降雨與沿海大潮位對雲林地區構成了嚴重威脅,縣府在颱風來襲前已啟動防水擋板設置及協力團隊的即時監控,成功減少了災害的影響。他強調,透過不同國家的經驗交流,雲林縣將進一步做好防災準備,減少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