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本報綜合報導】武威文廟,位於涼州區崇文街,建於明正統二至四年(西元1437至1439年),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為大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武威從古至今文風盛行的有力印證,向世人展示了河西儒學的博大精深。
 
文廟由三個部分組成,東為文昌宮,中為文廟,西為儒學院,南北長198米,東西寬152米,佔地3萬平方公尺。整個建築佈局對稱,結構嚴謹,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明清之際被譽為「隴右學宮之冠」,是目前西北地區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為全國三大孔廟之一。
 
文昌宮以桂籍殿為中心,前有山門、過廳,後有崇聖祠,中為戲樓,左右有牛公祠、劉公祠。孔廟以大成殿為主,殿前依序有狀元橋、櫺星門、戟門,後有尊經閣。涼州府儒學,現僅存忠烈祠和節孝祠兩套建築。
 
走進文廟內,這裡古建林立,古樹參天,碧草成蔭,環境優美,具有宮廷式特徵的建築觸目皆是。不遠處的一尊立在廣場中央的高大塑像,吸引前來參觀的遊客。塑像雙手交握,面容和藹,雙眼炯炯有神,這就是孔子─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
 
來到櫺星門,櫺星門是明正統時建成的一座木質牌樓,四柱三間,翹簷飛角。穿過櫺星門,就可看到戟門,戟門是大成殿近前的一道門,大成殿建在寬闊的石築台基上,雄偉而莊嚴,保留著明清建築風格。戟門兩側是鄉賢、名宦祠。
 
櫺星門正南方,是一堵高大的影壁。影壁是古代庭院中的附屬建築,設在門外正對大門處,是隔離院內外的屏障,又是區別院主人身份,顯示榮華與富貴的一種標誌。文廟影壁寬闊、高大,壁身內外均塗赭紅色,週邊則是一色水磨青磚,外觀古樸、凝重、典雅且醒目,內部則與莊嚴肅穆的古建築群渾然一體。
 
影壁兩側各開小門,朝東的稱「義路」,往西的稱「禮門」。由「義路」進入廟院,影壁北面是半月形的泮池,泮池上架一座石拱橋,名「狀元橋」。
 
狀元橋,古代常見的橋樑名稱,而各地有著不同的狀元橋,每座橋亦有不同的故事傳說。每年進入5月以後,武威文廟都會成為熱鬧的地方,狀元橋上掛滿了紅布條,特別是臨近考試,連狀元橋邊的樹上也會拴掛上各種各樣的紅布條。這是自古延續下來的人文習俗──學生家長和莘莘學子都希望能考出一個好的成績。
 
來到大成殿。大成殿是文廟的主殿, 三寬三間,進深三間,重簷歇山頂,頂置九脊,鴟吻螭獸俱全,脊皆以纏枝蓮紋磚砌築,屋面盡覆琉璃筒板瓦,簷下為五鋪作雙抄雙平昂,柱頭、補間鋪作華麗,櫺格隔扇、裙板等皆有簡單雕飾。
走出大成殿之後來到尊經閣,尊經閣是兩層土木結構樓,重簷歇山頂,坐落在高達2米的磚包台基上,是武威現存最高大的古代重樓建築。頂部三重翹角上均懸有風鈴,清風徐來,鈴聲叮噹,為沉寂的殿宇增添了些許生氣。
 
來到位於文廟西面的儒學院。這是一個長方形院落,明倫堂是府學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築。「明代興辦的書院很多,有些縣有三四所。有各級政府興辦的,也有學者私人創辦的,而且私立書院的教學品質往往超過了官辦書院。有些書院在全國影響非常大,比如東林書院。這跟當時儒學之風盛行是分不開的。
 
武威文廟內最引人注目的是文昌宮桂籍殿外懸掛著的46塊匾額,文辭卓優、內容豐富,書法卓越,雕刻精美,保存完整,堪稱武威文廟一絕,這些匾額上止康熙三十四年,下至民國二十八年,前後曆時約250年。
 
「聚精揚紀」、「天下文明」、「書城不夜」,一塊塊匾額包含行、楷、篆、隸等書法字體,讓來訪者近距離一睹當年鴻儒們的風采,感受書法大家們獨具匠心的傑作。其中,「聚精揚紀」和「書城不夜」兩塊匾額於1992年被收入《中華名匾》之中。
 
武威文廟於1995年被命名為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AA級旅遊景區。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保護文物就是保護歷史。近年來,武威市高度重視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持續加強文物保護力度,先後實施武威文廟保護修繕工程、武威文廟油飾彩畫工程、武威文廟文物保護利用設施建設工程和武威大雲寺消防工程等項目,武威文廟儒學院遺址區基礎建設提升改造已完成主體建設,累計投資1278萬元。目前,武威文廟數位化保護利用等項目正積極推進中。
 
「為講好文物故事,傳承歷史文脈,武威市在開展《武威歷代石刻》、《武威古代匾額》等專題陳列展覽和臨時展覽的同時,依托武威文廟獨特的人文景觀和文化內涵,不斷創新載體,策劃舉辦開筆禮、成年禮、尊師禮等研學活動,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尋訪古蹟、探訪歷史文化的人文勝地,又是廣大青少年感受歷史文化、培育愛國情操的理想教室。

分享

「志工家庭 攜手傳愛」~南投縣志工大會師逾8百人與會

7/1起 新竹市加碼族語認證獎勵金  最高1萬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