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陳榮昌大甲報導】只要近端午,廚房就會出現大把粽葉,愛玩的孩子總是趁著幫大人洗粽葉、備料時,玩水、偷吃好料。如今,包粽子似乎已經快要成為失傳的技藝。大甲區農會為延續傳統,於端午節前夕,邀請樂齡學習中心長輩,與幸福里社區及東明國小小朋友,舉辦「代間龍來包粽慶端午活動」,包括老、中、青、幼之不同世代共同學習綁肉粽樂,期望跨世代學習者透過分享與互動,促進世代間的相互尊重理解、情感交流與經驗傳承,讓彼此都能從學習活動中互惠成長。

「代間龍來包粽慶端午活動」由大甲農會結合家政班、樂齡志工、幸福里社區長者男男女女四十多人,及東明國小師生二十餘位共同參與。社區長者一大早天未亮便開始準備洗粽葉、蒸米拌飯、切料炒料等前置工作,年齡最長者已高齡九十三歲,滿心歡喜地等待包粽子初體驗的小朋友到來。

活動率先由邱馨節、吳色芬等媽媽們,指導粽繩利用小技巧固定在竹竿上,示範粽葉使用的方法與技巧,馨節媽媽訴說著包粽的方法,將洗淨的粽葉正面(光滑面)在上,二片粽葉頭尾互相交疊,在三分之一處摺成漏斗狀,在漏斗中舀入二分之一拌好的糯米飯,放入炒香的餡料(香菇、蝦米、蘿蔔乾、三層肉、紅蔥頭等),再加上糯米飯填滿,接著將多餘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順著粽子形狀慢慢裹好,將裹好粽子輕壓定型,用繩子在粽腰處紮緊打結,一顆有稜有角的粽子便完成了,之後放入鍋中,以一至二杯水蒸透,便可吃到香噴噴的燒肉粽。

接著再教小朋友親自體驗包粽,時而傳來呼救的聲音,有的粽葉摺不好、有的米飯放得太滿粽葉蓋不上、甚至粽繩綁得太緊粽子爆開,笑聲洋溢好不開心,今天的活動真是長幼共學,歡喜傳承。

農會總幹事黃瑞祥表示,近年來,台灣的家庭型態,因為社會結構及商業的發達而逐漸改變。小家庭及核心家庭的興起,代表傳統的三代或四代家庭逐漸削弱,讓孩子在教養過程中,缺乏與祖父母互動機會。

農會為讓孩子自小培養對於高齡者及祖父母的親老及尊老之心,避免世代之間形成隔閡與疏離,教育部除每年推動祖父母節外,更加強於樂齡學習中心強化代間學習活動,以建構無年齡歧視之友善高齡社會。

分享

多位民進黨台中市議員批評學校不作為 校園霸凌防治第一線失能

台中后里350公頃非灌區農地缺水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爭取2億元引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