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文化幣成年禮金自2023年實施發放以來,為藝文產業注入一股活水,更顯著提升了出版產業的銷售額。民進黨台中市議員王立任、黃守達、謝志忠、張玉嬿、曾威、林祈烽、施志昌、鄭功進、林德宇,24日在議會進行聯合市政總質詢指出,文化幣今年有一「嘉惠學弟妹、回饋故里情」的活動,但台中市政府卻沒有一位局處首長是聽過的,議員呼籲台中市政府應該大力宣導,並把握文化幣即將下修發放年齡的機會,積極提出文化幣配套措施,把藝文消費留在台中。
   
市議員王立任指出,文化常常是民眾消費的末端,所以文化幣施行以來,很明確的提高文化藝術消費力。而今年文化部更啟動全民文化ESG挹注文化成年禮金的方案,亦即由文化部搭建平台,透過文化幣官網及APP,16至22歲是文化幣的享受者,而22歲以後到「食百二」,所有人都可以成為文化成年禮金的挹注者。
   
王立任表示,企業或個人可以藉由系統精算出的學校、系所、鄉鎮市區符合文化幣青年人數,直接進行線上支持,增加母校在學學弟妹、家鄉或企業/廠區周邊設籍青年的文化幣點數。
   
王立任當場詢問現場市長、副市長及市府一級主管,現場竟沒有人知道這個新的政策,更遑論積極推動造福學子和故里青年了,王立任認為市府相關局處應該要動起來,經發局要鼓勵企業;教育局也應該告知學校校友會、家長委員會,一起為台中市的16-22歲青年加值幸福。

市議員黃守達表示,新任文化部長李遠已經宣示要把每年1200元的文化幣補貼,從「16歲至22歲」向下延伸至13歲。若以113年4月台中市人口來統計,13歲至22歲人口約有27萬人,換算成文化幣將近3.28億,相當於文化局局本部歲出預算8.6億的四成。

黃守達強調,文化幣已調整為常態發放,這麼龐大的經費投入藝文產業,台中如果沒有積極爭取,很可能就被其他縣市搶走。112年台中市的領取人數11.3萬,高達可領取人數的98.5%;今年擴大補貼,可領取人數約20萬人,目前領取人數14.5萬,僅領取72.5%,黃守達要市府加強宣導。

黃守達詢問文化局長陳佳君,台中市藝文消費點到底有多少?根據文化局提供資料為4931處,但根據文化部網站顯示卻僅有653處,落差實在太大。陳佳君當場無法解釋清楚。對此,黃守達認為,無法確切掌握就難以推廣與輔導,且文化幣的消費統計可以看出年輕人的對藝文的興趣傾向,對地方來說是非常難得的研究分析資料,文化局不應該一問三不知。

黃守達表示,根據台中市文化幣消費類別統計:書局及出版業42.6%、表演藝術文化體驗19.7%、博物館2.5%、文創工藝16.6%、電影院9.6%、流行音樂8.4% 、文資保存及社區營造場域0.6%。其中,「電影院」及「流行音樂」排行倒數;而「文資保存與社區營造場域」則是墊底,佔比1%不到,對於影視娛樂與文資場館的活化行銷,可見新聞局與文化局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市議員張玉嬿說,文化的培養不可能速成,文化局應藉文化幣刺激閱讀人口,撥預算有計畫的協助獨立書店,補助經費有限的他們有能力針對文化幣做行銷活動,推出特別企劃,邀請作家、名家來面對年輕讀者,讓文化幣的使用者後續會再來買書或聽講座、讀書會。

議員們強調,盧秀燕上任市長後雖然曾提出打造「文化城美譽」,但僅止於口號,始終不見相關政策及執行能力,連這樣的青年文化活動都沒掌握,「文化城」從何而來。文化幣雖然是中央政策,受惠的卻是地方青年與地方藝文產業。台中市政府應該努力推動,提出加碼行銷,不只促進在地經濟,更是厚植台中藝文產業。

分享

中捷發生列車隨機持刀傷人事件 多位民進黨台中市議員指出整起事件顯示台中捷運第一線人員嚴重不足

高美濕地景觀餐廳不蓋了! 創紀錄! 盧市長任內編預算又停止辦理的建設 市議員楊典忠批廁所、小吃、指標不足的問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