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對於台中市府施政滿意度的調查結果,民進黨台中市議員江肇國、蔡耀頡、李天生、周永鴻、張家銨23日在台中市議會民政業務質詢,質疑民調頻率太過密集,且調查的時間疑有配合選舉之嫌。去年最後4次民調時間,甚至跟藍白合會談時間重疊,質疑市府是否「以施政滿意度調查之名,偷渡夾帶選舉情勢分析」。

對此,研考會主委劉彥澧回應表示,台中市政府施政以民意為依據,透過定期舉行政策推動暨整體施政滿意度調查,掌握市民需求與民意趨勢。針對議員質詢去年11、12月份民調頻率過於頻繁,劉彥澧強調,適逢選舉前夕,市民對市府的施政看法會比較敏感和劇烈,而市府所進行的民調僅是為更了解民意變化,並不涉及選舉情勢分析或影響選舉結果;透過民調蒐集民意進行趨勢分析,滾動式調整施政方向,與選舉無關。

市議員江肇國表示,研考會説民意調查是為了滾動調整政策方向,或是針對特殊事件了解民意走向。但以去年上半年來說,1月至4月每月執行民調的內容都大同小異,且頻率過於頻繁。去年5月發生中捷事故,民調不僅沒有詢問,只調查了購物節滿意度,與研討會的說法有極大的差距。

江肇國質疑,今年總統選舉前,市府除200萬左右的民調標案外,又多花了60萬擴充3次民調。時間都落在投票前兩個月,甚至每隔6至9天就做一次民調,市府根本不是在調查施政滿意度,完全就是花公帑在做「選舉民調」。

江肇國發現,去年馬英九主導的藍白合會談在11月15日,市府則在18日舉辦民調;而11月23日君悅飯店5漢會談後,12月1日市府馬上又辦理民調。時間與藍白合高度重疊,質疑市府民調根本是掛羊頭賣狗肉,甚至有不為人知的隱藏題目探詢選情!

江肇國指出,翻查過去資料,市府民調擴充案出現在近3年的選舉。2021年擴充了4次,就曾被質疑和中二選區補選有關。2022年市長選舉,8月擴充4次民調,就在選戰倒數的10月跟11月。市府每到選舉就會發生民調亂象,呼籲市府讓民調回歸民意與市政,不應該再有政治和選舉考量!

研考會主委劉彥澧回應表示,研考會辦理的民意調查調查範圍以市府整體重要市政建設及政策為主,並且近年來發現,民眾最希望政府加強的五大施政面向分別為「交通政策」、「道路平整」、「空污防制」、「經濟表現」及「社會福利」,因此,研考會將這些面向列入固定調查題組,並進行長期趨勢觀察與優化改善。

研考會表示,在重大施政決策前,市府也會進行相關民調,了解市民對於各項政策的看法,深入蒐集民意,並提供給各局處參考,以便精進施政及制定政策方針;未來,研考會將會納入更多時事議題或市民關心面向進行民意調查,期能提升市府團隊的施政效能與品質

分享

斗南高中朱兆豐破全中運紀錄 拿下雲林縣首面百公尺金牌

提供中市高中學子多元學習機會 童綜合醫院創新醫療科技體驗營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