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本報綜合報導】距離新任總統賴清德5月20日就職日約剩一個月,大陸19日上午先是民航局宣佈啟用M503銜接航線,傍晚又由商務部宣佈認定原產於臺灣的「聚碳酸酯」(PC)存在傾銷。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19日接受聯合報採訪時指出,520之前,北京還會持續對臺施壓,「不會只有這樣子」,包含文攻、武嚇、灰色地帶、外交打壓、經貿脅迫措施都是可能祭出的手段,但「風險基本上是可控的」。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駐會副會長、中評智庫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顧祖華則表示,大陸對賴清德和蕭美琴這對「毒上加毒」的「台獨」搭檔沒有心存幻想,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對「台獨」出手。
 
4月19日上午,大陸宣佈啟用M503航線W122、W123銜接線由西向東運行,進一步抹掉了臺灣單方面宣佈的所謂「海峽中線」。下午,大陸商務部又發佈公告:調查機關最終認定,原產於臺灣地區的進口聚碳酸酯存在傾銷,大陸聚碳酸酯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24年4月20日起,對原產於臺灣地區的進口聚碳酸酯徵收反傾銷稅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抗衝擊強度高、加工性能好、透光率高、耐熱及耐寒性好等性能,可用於電子電器、板材薄膜、汽車、光學、包裝、醫療器械、安全防護等諸多領域。
 
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駐會副會長、中評智庫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顧祖華表示,這段時間,臺灣的政客及媒體一直放風,賴清德會「延續蔡英文路線」,國安團隊人馬也會延用蔡英文時期的班底,甚至透露現任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會任海基會董事長,鄭為人圓滑、「台獨」色彩相對淡一些,是對大陸的善意,又說美國人也在管控賴清德的兩岸路線,警告賴清德要「維持現狀」,藍營的一些民意代表也出來圓場說賴清德會往中間靠。
 
總之,就是要大陸不要著急著對賴清德出手,先聽聽賴清德說什麼、做什麼再說。只是,台灣內部政客們沒有料到是大陸對臺灣社會、政治現狀、政治人物已經瞭解的非常透徹了,不再會讓「臺灣人民會反感」、「臺灣民心越推越遠」等廢話所綁架了。
 
顧祖華說,擺在賴清德面前的有三條路,一是妄想關門搞「台獨」,大陸一定撞開門打擊「台獨」。二是挑釁大陸搞「台獨」,大陸必將迎頭痛擊。三是承認「九二共識」放棄「台獨」路線,兩岸春暖花開。賴清德要走哪條路?自便。
 
張五嶽向聯合報記者分析指出,520之前,北京對臺的作為會是「先軟後硬」。「軟」的時期已過,包含在大陸兩會之後釋放出和緩訊息,也體現在4月初馬英九登陸。隨著520到來,北京不可能持續和緩,否則「豈不是樂見賴清德上臺,或是對520就職演說還存有期待跟幻想」。
 
他進一步向聯合報表示,由於北京已對賴、蕭二人定性、定調,不可能在520之前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講。若等到520就職演說之後才有動作,等同受制於賴蕭,便無法凸顯主導權、主動權。
 
「北京會開始升高壓力,但不至於失控,」張五嶽點出原因在於,美中關係目前溝通管道暢通,美臺關係也暢通,加上馬英九先前登陸讓大陸找到臺階下、臺灣立法院朝小野大、臺灣各界近期紛紛登陸等,北京近期對臺施壓,是對內有交代、對外有宣示,也對臺展現區隔對待、差別待遇。
 
張五嶽在聯合報報導中指出,從北京角度看,臺灣方面就貿易壁壘始終沒有採取具體的改善措施與方式,另外商務部選前預告早收清單其他項目進行評估,都是下一波可能的經貿施壓手段。但他認為,北京不至於全面性中止ECFA早收清單,也不會廢止ECFA,因為對北京而言,「兩岸經貿既要按經濟規律辦事,更重要的是要為祖國政治統一服務,不可能全面性切斷兩岸經貿交流」。
 
至於賴清德上任之後,大陸手段有沒有可能「更硬」?張五嶽認為未必不會,也還是要看美中關係、美臺關係、兩岸關係以及臺灣內部政治生態,尤以美中關係為重點,「美中關係只要管道溝通暢通,風險基本上都是可控的。」

分享

莊福文教基金會附設動物園與新竹市立動物園締結姊妹園 寫下台灣動保新頁!

鹿谷鄉彬彬書院牌樓整修工程20日啟用及藝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