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台中市議員楊大鋐15日在議會專案報告質詢,肯定福星路人行道(逢甲路至福星北路)完成標線行人道設置,希望未來逢甲商圈人行道可以擴大至全段施作,並連同卸貨停車格及實體防護納入考量。另就學校及醫院周邊的人行道改善事宜,楊大鋐要求市府應加強橫向聯繫,不要本位主義、各自為政。

對此,建設局回應指出,福星路作為逢甲商圈的主要道路之一,每逢假日人潮車流眾多,時有人車爭道情況發生,為提供學生及觀光民眾安全無虞的通行環境,建設局與交通局共同研討規劃,於路面燙平工程中納入標線型人行道改善工程,最大亮點為該路段車流多、機車停車需求大,須在有限道路寬度內,以不減少車道數且維持一定停車格數前提下,「讓機車保護行人」,利用斜向內縮式機車停車格,搭配標線型人行道繪設,在提升行人步行安全同時,確保行人和車輛有更安全的共享道路空間,將作為台中市觀光商圈人行道建置的示範道路,未來其餘串聯觀光商圈的路段也可比照評估辦理,不僅保障行人安全,更可活絡地方觀光商圈產業,促進消費、帶動經濟發展。

市議員楊大鋐說,近期市府於福星路(逢甲路至福星北路)完成標線行人道,改善380公尺的人行空間,在網路上引起熱議,許多民眾樂見市府改善逢甲夜市作為國際觀光夜市長期缺乏行人專用道的問題,這對於打造人本交通是一個好的開始,也希望未來福星路標線人行道可以慢慢擴及至全段施作。

不過逢甲作為商圈相對就有卸貨需求,他發現目前的該段福星路改善完工後,並沒有規劃卸貨車格很可惜,要求交通局應再調整並規畫卸貨車格。此外,為避免車輛違停以及路口車輛右轉時撞到行人,楊大鋐建議未來市府於商圈規劃標線人行道時,應於路口凸出處及標線邊緣設置實體防護,保障行人安全。

為改善本市人本交通,市府優先盤點學校、醫院等周邊用路人需求。但是西屯區卻有兩處有人行道,但行人卻無法好好行走或候車的問題,楊大鋐認為是各該權責機關無法相互配合所致。

以西屯區福星北路上的僑光科技大學公車站為例,因鄰近西苑高中,下課時間搭乘公車的學生很多,但明明有設置公車候車亭也有人行道,學生往往只能夠被迫站在道路邊緣等車,因為綠美化的行道樹及草叢遮蔽且阻隔公車候車亭的上下車動線。

楊大鋐說,民眾考量公車站設置位置為西苑高中校地退縮地,為此向市府教育局陳情,結果市府教育局卻把民眾陳情案轉請教育部協助,再由教育部轉給僑光科大處理,原因僅是公車站名為「僑光科技大學」。問題是,公車候車亭設置權責屬交通局,人行道為學校退縮地權管屬教育局。顯然市府人員橫向聯繫不佳、搞不清楚狀況才發生這種案件,要求相關單位盡速改善。

此外,台中榮總停車供需失衡許久,加上榮總新院區正在施工,停車問題加劇,因周邊未提供機車停車場,造成許多就醫的機車僅能被迫停在人行道,嚴重影響輪椅族及行人權益。為改善榮總周邊的停車問題,楊大鋐已與相關單位召集多次會勘,但遲未獲改善。

楊大鋐指出,市府對於新光遠百都可以強力要求百貨公司提出交通維持計畫疏導消費民眾車流,為何對台中榮總就束手無策?建議市府要求中榮未來新院區應釋放停車空間予就醫民眾,不要漠視就醫的停車需求衍生當地外部成本。

分享

落實人本交通環境 台中市議員李中要求都發局做都市計畫盡量把路做寬一點

落實人本交通 人行道規劃建置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