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蘇峰毅雲林報導】「等了半年蒜頭才長這麼大個,能不能賣好價錢還要看採收時行情,當農夫真辛苦,任何食物都要珍惜」,在一百多位來自全省各地民眾參加30日的西螺農會「農業小旅行」時,一位父親語重心長的告誡他的小孩,讓蒜農很窩心,在場的西螺鎮農會總幹事廖錦富聽後也「足感心」。

百位都市佬在西螺體驗拔蒜頭的苦與樂。
(記者蘇峰毅攝)
雲林蒜頭產量佔全國八成,清明節前進入蒜頭採收期,而蒜頭又是國人料理不可或缺的佐料,為了讓民眾了解蒜頭種植過程,以及面對蒜頭產銷問題,西螺農會這次小旅行特帶領民眾到田間體驗,大家一起下田採蒜、讓民眾認識瞭解蒜頭的多樣化用途、對人體的好處,同時體驗蒜農的辛苦,進而提升消費者購買意願,提高農民收益。

多數首度接觸蒜頭園的民眾,經農會人員解說後,才知道蒜頭從去年九月種植到目前採收長達半年,而今年蒜價產地每斤四十至五十元,價格持平,但蒜農獲利不多,遊客聽了都為蒜農叫屈。
西螺農會總幹事廖錦富也下田體驗拔蒜頭。
(記者蘇峰毅攝)
鎮農會總幹事廖錦富說,雲林蒜頭品質是世界級,但不是受產量過剩就是受進口蒜衝擊,蒜農一向獲利有限,但仍勤於栽培,因就這是農民的天職。當天的農業小旅行有一百多人參加,他們興高采烈的拔完蒜頭後又去摘蕃茄,對農村生活充滿好奇,也玩得其樂融融,不過大家共同的體認是從農相當辛苦。

有不少家長機會敎育小孩,要他們體認,是讀書辛苦還是當農夫辛苦?農民種植的食材不容易,要珍惜食物。一行人體驗田間採擷後返回農會學習在地小吃diy,最後品嚐該會提供的『食在地,享當季』的在地風味饗宴。

分享

雲林高齡健康整合官、學、研、醫 張麗善共創高齡健康智慧新紀元

警扮福爾摩斯成功找到車 男子拱手感謝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