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本報綜合報導】台灣只要有選舉,媒體就會熱衷選舉民調報導,至於報導內容是真?或假?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優聘教授陳炳宏建議閱聽眾看就好。

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優聘教授陳炳宏日前在媒體上發文分享一些讀懂民調的方法指出,整體檢視,當媒體報導選舉民調結果時,閱聽眾要先注意這篇報導是否提供這些資訊:執行期間、調查工具、抽樣方法、樣本數量、樣本結構、抽樣誤差、執行單位,以及問卷題項。

首先,只要是選舉民調,可以先看樣本數。理論上樣本越大,越準確,或者說誤差越小。通常民調喜歡採用1068個樣本為標準,這樣誤差值大約正負3%,如果樣本增加到2400個左右,誤差就縮小到正負2%,如果樣本達到6000個時,表示這次調查的誤差大約只有正負1%;精準點說,如果某次選舉民意調查有1068個樣本,即表示各候選人如果差距在正負3%以內,都不能說有差異,也就是目前不分軒輊。

媒體民調報導,只要看到調查數字有差異,不管差多少都說誰領先誰,這真是不懂民調者的誤謬解讀。建議閱聽眾看到每位候選人的調查結果時,應該馬上去找抽樣誤差值,看是多少後,再來正確解讀候選人目前的競爭情況。

再找樣本數及誤差值後,接著要看樣本結構,也就是說,理論上樣本越大、誤差越小,但實際上,除了數量外,檢查樣本結構也很重要。例如即便調查6000人,但都是樣本都住在都會區,或者樣本都是單一年齡或性別,這樣當然也不能做推論。因此解讀樣本,除數量(含誤差),也要檢視樣本的代表性,及是否符合全母體的性別、年齡、地區,甚至教育程度的結構。

近年來,電訪民調常發生一些狀況,例如晚上進行的住家電訪常找不到35-50歲的男性,或者家裡接電話的多數是女性(因為許多電話調查已放棄戶中抽樣),導致樣本結構在男女性別比例上常有偏誤,也就是說,通常家戶電話民調都比較傾向是女性的意見,而網路民調就會比較偏向年輕人的意見。

不管是利用室內電話、手機,或網路進行民調,面對樣本偏誤而無法推論全母體時,負責任的民調單位會進行樣本加權(統計方法,簡單說就是將調查樣本的人口結構調整至與母體結構一致),讓結果分析比較具推論代表性,但更多媒體進行的民調通常就是隱匿樣本結構不說,規避代表性的爭議,下次看到民調就去找樣本分析,如果沒有提供樣本結構的選舉民調,真的看看就好。

此外閱讀選舉民調報導時,還要檢視報導中是否有提供一項重要的資訊,那就是這個民調的執行者是誰?如果媒體報導選舉民調時,應該把執行單位寫出來,如果閱聽眾從未聽過這個單位,那對於這項民調結果就看看就好,也許只是個出來進行選舉圍事的單位,其結果應不具任何參考價值。

簡單說,當前選舉民調或任何民調報導,媒體並未負責任地盡到精確性新聞報導的專業要求,提供前述所有必要的資訊,導致產生媒體誤導或控制民意的爭議。依如此現況,建議閱聽眾看到任何媒體選舉民調結果的報導,真的就看看就好。

分享

勞動部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受理報名至3月18日止 職類多元引領青年探索志趣

武陵櫻花季到2月29日 中市交通局首推Taichung go交通套票大熱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