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路邊設置公車站點,民眾等車險象環生!台中市議員黃馨慧13日在市議會專案報告質詢表示,台中都市計畫「已開發」區無人行道,公車站點常設置路邊,等車風吹日曬不說,安全性亦堪慮。建議市府解決「人行地獄」問題時,相關人行道淨寬、公車站點、汽機車停車空間等也應該一併檢討,真正還給行人友善空間。
 
黃馨慧表示,台中市政府積極爭取中央前瞻計畫「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112年預計投入7.8億元以上經費,持續辦理人行道及通學步道改善。但仔細觀察前瞻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在改善人行道方面,以優化「現有道路」為主,但為了永久性改善行人安全,是否應該優先增加人行道長度與寬度?
 
黃馨慧指出,全國人行道未達淨寬標準的長度為3440公里,占全國人行道的34.71% ,超過三分之一以上人行道淨寬不足,造成輪椅族、娃娃車等難以通行,很容易造成車禍。警政署統計,111年第4季傷亡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4件傷亡事故就有1件是淨寬因素。
 
黃說,常見汽、機車為了停靠路邊車格而險象環生,政府應有計畫性的逐步增加立體停車場、取代路邊停車格,待適當時機取消路邊車位,將多出的空間改做人行道,且在都市計畫「已開發」無人行道區域優先處理,響應歐盟2050年「交通零死亡」願景。
 
黃馨慧認為,每次選舉一到,中央政府就撒幣推4年400億元「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但前瞻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已過數年,全國人行道普及率成長卻不到一成。建議市府解決「人行地獄」問題時相關人行道淨寬、公車站點、汽機車停車空間等也應該一併檢討,真正還給行人友善空間。

分享

山口縣邀台南赴日參展 知事IG讚:歷史與飲食文化豐富的美麗都市

台中港務分公司與相關單位踩線郵輪觀光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