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司法改革迫不容緩!工程裝潢蟑螂橫行 為求助無門受害者發聲」記者會,於15日上午十點在台中市議會黨團研究室舉行,四位台中市立委參選人黃健豪(台中市議員)、羅廷瑋(台中市議員)、林家興(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以及廖偉翔(國民黨發言人)以及台灣裝修受害者援助協會四位被害者現身說法,共同控訴,現今裝潢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已不是單一個案,而是系統式、集團式的犯罪,但我國在相關權利規範上卻出現許多漏洞,造成受害者求助無門,一起呼籲政府正視裝潢詐騙的問題,還民眾安心成家的機會。
 
台中市第六選區立委參選人羅廷瑋表示,早在一年多前就想召開此記者會,一直有接受到陳情跟搜集案例,後來遇到台灣裝修受害者援助協會,他們也正準備申請立案,顯見案例真的非常多。
 
台中市第六選區立委參選人廖偉翔則指出,這就是司法縱容,工程蟑螂詐財毀屋,試想花費一生積蓄去買房、裝潢房屋,遇到刻意擺爛詐取錢財的施工者,想狀告法院,卻莫可奈何!包括有一個駭人聽聞的悲慘案件,有一位台中大雅的S小姐找到一位H先生施工,而這位工程蟑螂就用許多話術,欺瞞被害人,也說服被害者將彰化老家工程整建交給他們,殊不知是惡夢的開始,在施工過程中開始擺爛,爾後甚至出言恐嚇被害人,在訴訟的過程中,S小姐的老父親不堪這樣的打擊,含恨過世在去法院的車上,到現在被害者的生命一直無法找到出口。
 
台中市第七選區立委參選人林家興則表示,我們現在有紀錄的受害者就有135位,受害的金額破億,因為現在有很嚴重的司法漏洞,在法律上無法構成詐欺行為,這些工程蟑螂鑽法律漏洞傷害民眾,不只詐欺錢財,甚至造成家破人亡的狀況,呼籲即刻正視問題,修法改革。
 
現場受害者小姐A表示,剛剛台中大雅發生的案例是在她之前發生的,也就是這個工程蟑螂食髓知味,在106年就開始在全台中市詐騙,詐騙大雅的S小姐100萬後不用賠償後,騙到今年都還在騙,惡劣到不只詐騙錢財還遺留廢棄物。
 
現場受害者小姐B表示,她的案例是遇到自稱專業的工程團隊,因為家中整修有增建需求,因此需要建築、結構技師專業,這個工程蟑螂用假冒的公司行號名義跟她簽約,後來告到法院上,只有判他偽造文書,沒有詐欺的刑責。
 
B小姐指出,當時前後花了350萬,前期拆除後家裡變爛尾樓,然後還非常惡劣在受害者詢問是否要申請相關建照時,說會協助辦理,結果爛尾跑掉後還疑似去檢舉受害者家違建,再跟被害者要30萬的拆遷費,而狀告法院沒有用,因為這個工程蟑螂前科累累,還有慣性脫產,逃避法律責任。後來被害者找專業技師來鑑價,此工程花費最多一百萬元,但卻被工程蟑螂騙到350萬。
 
羅廷瑋表示,上述案例很明顯就是綁架,利用進行到一半的工程,再跟受害者勒索更多錢財,而且因深諳法律漏洞,完全不怕訴訟。
 
台中市第五選區立委參選人黃健豪議員表示,有這麼多陳情人出現,代表不是個案消費糾紛,這個就是有集團性、計畫性的詐騙,「收錢沒辦事很糟糕,但收錢辦壞事更糟糕!」
 
黃健豪指出,台灣每年新成屋、裝修房屋需求高,在裝修的過程中,主管機關內政部跟營建署應該去全面清查,而這些工程蟑螂目前也無法受到懲治,希望未來做到公開透明的制度,讓民眾可查詢,他也提醒國人,裝修業跟裝潢業不一樣, 有動工需求時一定要找有專業證照認證的公司處理,比較有保障。
 
最後林家興表示,相關規範從業人員資格的法律必須要重新盤整,中央政府應該去重新訂定相關規範,杜絕工程蟑螂鑽的漏洞,包括以下幾點:1、簡化檢警報案與受害者提出告訴等便民流程,當遇到裝潢爭議事件時,是否一定要構成詐欺要件才能去執行?其實應該可以從寬認定,一旦有裝潢詐欺行為被認定,此人就應該被永久註記,讓其無法從事相關裝潢詐欺行為。
 
2、在既有的「建築物室內裝修管理辦法」,增訂相關罰則及規範外,規範主體從業人員資格,衍生到相關爭議規範,或甚至訂定專法,詳列相關裝潢、裝修履約保證的相關法規。
 
3、應該訂定「未裝修證照與任意借牌施工業者之相關罰則」,並建立「裝潢蟑螂刊登系統」,建立全國裝修工程從業人員查詢系統,讓民眾可以去查詢施工廠商是否有爭議。
 
4、全國持有室內裝修從業資格者,應建立「裝潢生產履歷系統」,如遇改名也必須詳列、涉有詐欺或相關爭議前科也必須加以註記,規避現行裝潢蟑螂用改名手段矇騙過關。
 
台中市政府法制局回應表示,因工程內容複雜、施工期長且需相當費用,履約過程容易發生糾紛,建議消費者委託裝修前,要注意兩重點,首先,先瞭解業者評價及以前實績,若為室內裝修,應找有合格登記的業者;其次,雙方應簽訂書面契約,詳細載明施工項目、材料、施工方法、價格及工期,價金給付方式宜採分期付款,定明每期款項及給付條件。
 
法制局表示,目前中央主管機關訂有「建築物裝修的設計委託及工程承攬定型化契約書範本」可以參考使用。同時中央主管機關正在研擬具有強制效力的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未來能讓消費者及業者有所依循。消費者與業者間如有發生消費糾紛,無法協調解決時,可向各地消服中心提出申訴。

分享

「2023安心呷.農為您─安農香腸送愛心」你買,我捐公益活動

蔡壁如批不顧海線民眾健康 砍防風林又是陳吉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