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張原銘、張皓傑台中報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舉辦「文化路徑的思路與實踐國際論壇」,邀請德國柏林工業文化中心工業遺產部經理卡斯騰・佛希特(Mr. Karsten Feucht)先生、日本一般財團法人產業遺產國民會議加藤康子(Koko Kato)總監,以及超過80位文化路徑推動工作團隊成員、場域管理單位、學者專家、民間組織代表等,進行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交流分享。
 
論壇於6日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揭開序幕,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副局長粘振裕、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隆志、台灣電力公司秘書處處長黃偉光及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主任曾靖惠等貴賓出席與會。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副局長粘振裕表示,國際上整合性文化資產的保存,在世界各國已有多元的運作樣式,而文資局從2021年開始推動「臺灣文化路徑推動社會發展計畫」,是國內現在推行文化資產保存或資源活化再利用之中,極具發展潛力的策略之一。
 
粘振裕說,未來期待透過「文化路徑」主題論述的梳理與地方網絡協作,凝聚地方認同,發展整合性文化資源經營的協作網絡及場域群,並借鏡國際間「文化路徑」的概念及經驗,擴大當代與歷史文化對話的機會,形塑出跨域整合的永續經營模式,帶動地方經濟及社會發展,發揮文化資產群的跨域交流特性,以及振興地方的價值。
 
為接軌國際觀點與促進交流,本次國際論壇上午場邀請德國的柏林工業文化中心工業遺產部經理卡斯騰・佛希特(Mr. Karsten Feucht)先生,分享他從該中心所推動的網絡和發展等;日本一般財團法人產業遺產國民會議加藤康子(Koko Kato)總監,則以「日本明治工業革命與世界文化遺產之路」為題,從自身推動日本明治工業革命遺跡保存的經驗出發,提供臺灣文化路徑仿效學習的典範。
 
「臺灣文化路徑推動整合平台」計畫主持人中原大學建築系林曉薇副教授,以「臺灣文化路徑推動精神及借鏡」為題,介紹國內文化路徑推動的始末及未來願景。下午場則由臺灣文化路徑的五大路徑,包括糖業、礦業、林業、水文化及臺灣多元族群文化的路徑執行單位及相關部會等,透過案例成果發表,分享現階段各路徑建置、經營的推動策略和實務經驗。
 
論壇更邀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及台灣電力公司等單位共襄盛舉,攜手進行跨域座談,希望促進國內、外文化資產相關所有權單位及組織交流與對話,並提供公私部門、學者及實務推動網絡行動者整合協作的永續實踐平台,強化文化路徑主體意識與溝通共識,找到「臺灣文化路徑」持續運作的動能及國際新視野。

分享

大里工業區瀰漫偏酸榴槤味民眾作噁 環保局逮源頭

山區導航誤入產業道路 旺萊山跑到芎蕉山 孕婦一家人驚魂 竹崎警民搜尋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