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2023年第七屆福島電廠除役學術研討會議於8月27至28日舉辦,清華大學放射性核種特性學術研究團隊李傳斌博士、廣宏科技有限公司與益鈞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處副總吳倍任博士、李翊豪工程師共5人前往參加。
 
在日本啟動排放核廢水後,首度邀請第三方(Third Party)學術與民間團體進入福島電廠參訪全程約3小時。此次為核廢水排放後首度有國外民間團體參訪核廢水現場,門口各項管制非常嚴格,29日早上8點從磐城市車站前查對名單與集合出發。
 
本次參訪主要是兩個區域,除了目前仍在除汙與拆除機組零件工作的核反應爐1號至4號機以外,也查看這次正在排放氚水的ALPS(多核種去除設備)處理設施運作情況,透過現場工作人員解說目前氚水排放與監測情況,同時也與東京電力公司負責主要人員,討論目前電廠各項除汙工作進展,現場亦有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工作同仁監督排放情況,8月24日起排放的周期預計將於9月中旬完成。
 
 
清大放射性核種特性研究團隊李傳斌博士表示,日本今年初已決定開始排放核廢水,輻射造成太平洋環境與全球影響效應仍是未知數。2011年3月福島事故後,清華大學放射性核種特性研究團隊主持人蔡世欽博士與田能全博士,便開始思考解決辦法,「2025非核家園」政策為目前主要國家政策,無論是否延役或核四是否商轉,然而過去40年運轉產生的核廢料何去何從,仍是目前主要的爭議。
 
多年來清大核種特性研究小組已與國內不同專業的學術研究團隊,建立跨領域長期合作,定期邀請國內外專業研究人員與舉辦各式學術討論會議,包括成功大學資源系徐國錦教授、中央大學化材系劉青原教授、台南大學材料系林大偉教授、南華大學生技系林群智教授,共同研究對不同的放射性核種在不同環境中長期遷移行為。
 
團隊成員持續透過參加國際環境放射化學學術研討會,最終發現可利用各式不同工業與農林漁牧業廢棄原料,希望可解決放射性核種在環境中的輻射危害,目前已開始使用廢棄尿布與天然環保沸石作為原料。
 
透過低碳創新技術表面處理技術後,成功應用於淨化核廢水與環境整治復育工作,並申請各國專利後續規劃新創公司,「以廢治核廢」在本次福島電廠除役學術研討會議,受到日本東電公司關注與引起各國研究團隊熱烈討論,成果將可為台灣解決電廠除役後核廢料難題,未來更可推廣至世界各國。
 
此外,清大放射性核種特性研究團隊與日本非營利法人永續環境研究所,近日雙方已完成合作備忘錄(MOU)合作,以第三方平行驗證為共識,透過加強對農漁產品的輻射安全檢測技術與健康長期風險評估,以全球環境永續發展目標(SDGs),共同合作研發低碳環保再生材料消除與降低在土壤中的輻射與各種毒物汙染。
 
同時2023年8月開始,台灣放射性核種特性研究團隊與益鈞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啟動第一期產學合作計畫,預計將採用由益鈞公司的廢棄回收分解後的尿布原料,進行日本福島附近污染場址整治與輻射監測的長期研究計畫,[以廢治核廢]是目前最低碳環保且有效的解決方法,將可提供台灣未來核電廠除役後各項核廢料工作處理與經驗參考。

分享

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右5)率團參訪員榮醫療體系。(照片員榮提供)

「兩岸一家,與你同行」2023兩岸青年大運河鄉村單車騎行活動 漫騎禦河畔、多彩西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