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且十觀海評論】
 
美國日前宣佈向臺灣提供3.4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這是美國40年前停止對臺無償軍援後,首次恢復對臺軍援。與美國對臺「軍售」不同的是,這次軍援是以現有庫存提取的方式向臺灣提供武器裝備。美國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中,授權總統動用10億美元的「總統提取權」向臺灣提供軍援,這也是拜登首次動用「總統提取權」武裝臺灣。
 
美國之所以要採取「總統提取權」對臺「軍援」,主要是彌補對臺「軍售」程序多、過程長、交貨遲的缺陷。「總統提取權」是國會授權的一張空白支票,總統可根據臺灣的「需求」,用現有庫存向臺灣提供現貨。這種軍援速度快、針對性強,危害不容置疑。
 
不過,美國雖然有全球最強的軍力,有全球最多的軍備庫存,但是,美國也深陷全球霸權的泥潭,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已讓西方彈藥庫存捉襟見肘,自身裝備維修困難,對臺軍援更難改變兩岸軍事力量對比。
 
2021年在南海海底「撞山」的美海軍「海狼」級核潛艇SSN-22 Connecticut號,2021年12月抵達美國華盛頓州的Bremerton海軍基地等待維修,排隊兩年後終於在當地時間7月12日夜間進入了Puget Sound海軍造船廠的5號船塢,開始進行“延長可用性維修入塢(EDSRA)」,按計畫,該艦將於2025年9月完成維修。
 
Connecticut號核潛艇只是美國核潛艇維修難、維修慢問題的冰山一角。據美國海軍學術學會(USNI)網站等多家媒體報導。2022年11月,美國海軍所有級別的50艘攻擊型潛艇中有18艘正在進行或等待維修,遠高於每次不超過20%的攻擊型潛艇停機維修的目標。
 
據彭博社6月11日報導,由於美國海軍艦艇面臨的維修業務嚴重積壓,近40%的美軍攻擊型潛艇已停用等待維修。報導稱,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CRS)最新公開的海軍資料,截至今年,美國海軍49艘攻擊型潛艇中有18艘已經停用,這個數量已經超過美國攻擊核潛艇部隊規模的1/3,這一比例也高於2017年的28%和2022年的33%。
 
維修難的不僅是潛艇部隊,根據美國政府審計署(GAO)審計資料,自2008至2018的10年間,由於進出造船廠的延誤,美國海軍損失10363個作戰日,相當於28年又143天的時間。另一份審計報告則指出,自2014財年到2020財年,美國海軍艦艇在基地維修的累計時間,超出原本計畫預估天數多達9563天。這充分顯示美國造船業無法有效支撐海軍艦艇維修服務工作。
 
軍事霸權是美國全球霸權的主要支撐,而海上霸權又是美國軍事霸權的主體,沒有強大的海上編隊,美國的全球霸權將轟然倒塌。美國對自身霸權工具海軍艦艇都維持困難,對臺灣還能提供什麼有力的軍援?事實證明,美國的對臺「軍售」只是維護美國軍工複合體利益的工具,美國賣給臺灣的武器要麼是即將報廢的「淘汰貨」,要麼就是質次價高的「敲詐貨」,更有只收錢不發貨的「空頭貨」。
 
也正因為如此,美國又想出了個「總統提取權」的軍援方案。與民進黨當局的歡欣鼓舞不同,臺灣有識之士指出,不要錢的更貴,這些軍援的配套、後繼服務必定價格昂貴,美國人會把成本賺回去。或者,美國會籍著這些軍援,在臺灣建起軍火庫,讓臺灣成為美軍亞太軍火存儲地。
 
美國的對外援助都是為美國國家利益服務的,美國軍援臺灣就是服務於「阻止兩岸統一」的遏制中國戰略。軍援只是為了增加臺灣這棵棋子的份量,以便用的更久一些。「台獨」們如果以為可以「倚美謀獨」,用美國軍援壯膽,那是打錯了算盤。

分享

前瞻預算補助中市倒數第二 蔡壁如批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不積極

縣府持續進行日月潭魚虎移除作業 以維護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