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目前台中市共有12座人行地下道,多建於縣市合併前,然而部分行人地下道卻已成為市民通行安全的隱憂。近期市議員陳俞融就接獲民眾陳情,指出地下道維護不善,導致長輩在使用時遭遇跌倒事故。反映出市府日常巡查維護的不確實,陳俞融也提出人行地下道現存多項缺失,要求市府盡速改善,才能翻轉人行地下道在台中市民心中的陰暗印象,不要讓台中人行地下道成為治安死角及「障礙地下道」。

陳俞融說,目前台中市人行地下道半數集中舊市區,且多位於台灣大道市中心區域,除美村/健行/英才/台灣大道口人行地下道鄰近知名百貨公司,較多民眾使用外,其餘地下道使用率偏低,陳俞融現場勘查更發現,部分人行地下道空間被街友佔據外,甚至上下階梯使用的磨石子材質破損,也未做防滑措施,造成民眾於雨天滑倒,且地下道所設之巡邏簽到箱竟沒有簽到紀錄,而目前人行地下道雖已設置緊急求救鈴,但設置地點也不明顯,讓民眾難以發現,警示功能減弱。

陳俞融批評,市府從111-112年花了共約46萬在舊市區地下道的外觀及結構維修上,卻還是有以上種種缺失,並造成市民受傷,市府不應對地下道僅是抱持「有就好」的態度,需思考地下道存在必要性及如何改善,否則多數市民依舊不會去使用這些地下道。

陳俞融發現,有地下道內部牆面貼有廢棄物清除公告,但實際上卻堆積著大量遊民的物品,形成了一個諷刺的對比。這不僅反映出市府在執行上的無作為,也凸顯出市府巡檢的不確實,以致於造成年長市民跌倒受傷。

陳俞融指出,根據市府統計,台中市街友聚集區域以市中心為最多,如車站周邊、公園、地下道等熱點區域,其中西區民權/公益地下道就有9名街友常態性聚集,為台中市街友第3多之地點,顯示地下道已成為街友固定聚集地,除影響到地下道之公眾通行功能,也有治安疑慮,市府應積極檢討如何有效應對,而非放任不管。

陳俞融建議市府,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許多長輩及行動不便之輪椅族根本無法使用地下道,市府應重新評估全市現有地下道存在功能,因許多路口不一定要地下道才能通行,應尋找其他替代地下道通行之方案,以利長輩及輪椅族安心通行。

建設局回應指出,台中市人行地下道每月皆定期巡查,如有設施損壞皆派工維修,地下道階梯均設有止滑踏步,各地下道也設有求救鈴,將優化或增加求救鈴指示牌。

此外,地下道清潔維護均委由各公所定期辦理清潔,針對街友聚集衍生其他問題,公所均定期邀集各相關單位進行聯合稽查,後續由社會局協助安置。針對議員相關建議,建設局將廣納各界建言並妥善處理。

建設局也說,市府積極優化「以人為本」通行環境,並納入長者及行動不便者需求進行改善。針對平面道路通行環境設施,已陸續推動加大路口停等區、改善無障礙斜坡道、行穿線退縮及增設庇護島等措施。

另也持續盤點使用率較低的地下道,若無使用需求並獲地方拆除共識,將爭取中央補助經費排拆,如109年已完成封閉台灣大道/五權路地下道,今年正辦理中清路/健行路地下道封閉作業;其它有商圈或學校需求則予以保留,如台灣大道/美村路口與台灣大道/英才路口等路口地下道。

有關街友勸離安置,社會局表示,社工除了定期關懷,也配合場管或權責單位會勘,鼓勵街友使用就業安置資源,勸導維持環境整潔,勿影響他人通行。

此外,社會局也視其需求進行短期安置、餐食、沐浴、就業媒合、醫療等福利服務,採取「先居住、後輔導」模式,打造9處街友中繼住宅,更率先全國提供街友租金補助,依據其個人能力,培力工作能力。

分享

缺工vs減班二樣情 勞動部二專案延長至年底

中市「哈妮開發石岡旅服中心」開幕 提供多元化優質服務